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荷明将双瓣荷形别针插入“星轨调频仪”的凹槽时,诗滢轩的夜空突然泛起青金色的涟漪。别针右瓣的星砂开始发光,在仪器屏幕上投射出密密麻麻的调频波段——每个波段都是一道宇宙的“声音”:仙女座星系的脉冲星在1420MHz发出心跳般的滴答,猎户座星云的分子云在37.7GHz谱线里藏着氢原子的私语,而最微弱的那道19.81Hz波段,正随着双生荷池的涟漪轻轻颤动,像1981年沐荷未写完的信,终于在时空里找到了邮戳。
“宇宙调频不是收听,是对话。”张澈的全息影像出现在调频仪旁,他的手指划过屏幕上的波段图谱,“就像两个相隔千里的人,要先把收音机调到同一个频率才能听见彼此。这些波段里藏着平行宇宙的‘应答信号’,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那个让双生荷同时共振的频率。”
一、星砂的频率记忆
荷明摘下别针,右瓣星砂在指尖凝成细小的光粒。这些来自平行宇宙的星尘,其实是高维信息的结晶——就像录音磁带里的磁粉,记录着发射源的振动频率。她将光粒倒入调频仪的“共振腔”,腔体内立刻浮现出立体的星图:地球的富春江与平行宇宙的星荷湖被一条青金色的线连接,线的节点处标注着1981年4月20日的时间戳,“这是沐荷与银发女子第一次隔空对视的瞬间,星砂把这个频率刻进了基因里。”
“每个平行宇宙都有自己的‘基准频率’。”张澈调出高瓴资本的宇宙频谱数据库,“就像不同钢琴的调音,A音的标准频率都是440Hz,但细微的泛音差异能让你认出是斯坦威还是雅马哈。我们的宇宙基准频率是7.3Hz(地球地磁场共振频率),而平行宇宙的基准频率,根据星砂的振动分析,是7.3+19.81/π Hz——这个数字里藏着1981年的密码。”
荷明转动调频仪的旋钮,屏幕上的波段开始滑动。当指针接近计算出的基准频率时,双生荷池突然掀起波浪:地球荷池的“六月红”花瓣纷纷竖起,像无数个小小的接收天线;平行宇宙的星荷则垂下花茎,将花蕊对准天空,形成自然的发射阵列。更惊人的是,两池荷的根须在水底交织成网,网眼的形状竟与调频仪屏幕上的频率波形完全吻合,“是荷在帮我们校准频率。它们的根须能感知到时空褶皱里的共振,比任何仪器都精准。”
共振腔里的星砂光粒突然剧烈跳动,在星图上标出一个新的节点:距离地球27光年的“荷宿二”恒星。这颗恒星的光谱中,藏着与星砂完全一致的19.81Hz频率峰值,“不是巧合。”张澈的声音带着激动,“就像古代人用烽火台传递信号,平行宇宙在1981年向我们‘点燃’了这颗恒星,让它成为宇宙调频的‘中继站’。”
荷明尝试将调频仪与荷宿二同步,瞬间听到了清晰的“声音”:不是电磁波转化的音频,而是直接涌入意识的信息流——她“看见”银发女子在星荷湖边制作星砂别针,“看见”她将别针投入时空裂隙时,星荷花瓣纷纷飘落,化作穿越宇宙的频率载体;她甚至“触摸”到信息流里夹杂的情感:不是语言,是类似“等待”与“联结”的纯粹情绪,像1981年沐荷在札记里画下的未完成的心形荷纹。
二、跨宇调频的回声
“第一次成功接收后,调频仪开始收到‘回声’。”荷明展示着三天来的观测记录,屏幕上的19.81Hz波段出现了规律的起伏,“就像你对着山谷喊话,听到的回声会带着山谷的形状。这些回声里,藏着平行宇宙的‘实时回应’。”
最新的回声显示,平行宇宙的星荷园正在进行同样的调频实验。他们的调频仪旁,也放着一枚双瓣别针——左瓣嵌着的不是富春江水晶,而是星荷湖底的“时光石”,石纹里清晰可见1981年沐荷银簪的倒影。更奇妙的是,两地调频仪的操作记录完全同步:荷明转动旋钮的角度,与平行宇宙操作者的动作相差不超过0.3度;张澈提出的频率修正方案,在三小时后就出现在了对方的实验日志里,“是意识通过频率共振在传递信息。”张澈解释道,“就像两个用摩尔斯电码交流的人,不需要知道对方是谁,就能读懂长短信号里的意思。”
跨宇调频的突破性进展,来自一次意外的“频率漂移”。那天富春江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潮,地磁场共振频率暂时升至7.5Hz,导致宇宙调频的基准频率跟着偏移。就在荷明紧急调整参数时,平行宇宙的频率突然也发生了相同幅度的漂移,仿佛对方能“看见”地球的潮汐。更惊人的是,漂移后的频率波形里,竟包含着潮位数据——平行宇宙的星荷湖,同时涨起了高度相同的潮水,“不是他们在模仿我们,是两个宇宙的‘水’本就相连。”荷明望着双生荷池里同时起伏的水波,“就像连通器里的液体,无论相隔多远,液位总会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