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暑的雷暴掠过烟大物理实验室的穹顶时,沐荷正将观星璧与玉牌并排放在量子纠缠实验装置的两端。青铜与玉石的星纹在强磁场中泛起幽蓝微光,屏幕上的粒子轨迹突然扭曲成对称的双螺旋,像富春江与抚河在量子世界交汇的支流。临风调试着光子探测器,当他将半片玉茗花瓣放在发射端,接收端的感应器立刻亮起——那是片从抚州带来的同种花瓣,此刻正躺在沐荷的手心,两瓣花的振动频率在示波器上形成完美重叠的正弦波,连雷暴干扰产生的杂波都如出一辙。
“这就是爱因斯坦说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物理系的陈教授推了推被静电吸附的头发,指着屏幕上的纠缠态粒子,“不管相距多远,改变其中一个的状态,另一个会瞬间响应。你们看这组数据,观星璧与玉牌的纠缠度达到98.7%,比实验室制备的量子比特稳定3个数量级——就像它们从诞生起就从未分离。”
实验室的保险柜里,沐荷发现了本1941年的《量子札记》,泛黄的封面上烫着“北大物理系”的校徽,内页的批注笔迹让她心头一颤——是沐静之与临敬之的合笔。其中“纠缠猜想”一节画着幅简笔图:两个荷形粒子在星轨中缠绕,旁注“荷与笔,如光与影,隔千里而脉相通”,墨迹在紫外线照射下显出荧光,与此刻屏幕上的粒子轨迹完全重合。
一、脉纠缠的实证
富春江钓台的晨雾尚未散去,实验团队已架设好移动观测仪。当沐荷在南岸手持观星璧默念“荷仙姑济世”,北岸临风手中的玉牌突然发热,探测器显示其内部晶体结构发生了0.3微米的形变,恰好对应观星璧上“天权星”的凸起高度。更惊人的是,两岸的荷叶同时朝对方倾斜,叶柄的弯曲角度精确到0.1度,形成道肉眼可见的能量桥。
“生物也能产生量子纠缠。”陈教授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麻省理工学院证实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依赖量子 coherence(量子相干性),而你们的血脉里携带了相同的‘纠缠基因’。看这组对比图,沐小姐的脑电波与临风的心率变异度,在冥想‘传承’时的同步率达到91%,比同卵双胞胎还高。”
临风忽然想起在蓬莱阁的经历。当沐荷在八仙渡触摸荷仙姑雕像,他正在丹崖山写生,画笔下的荷苞突然自动绽开——此刻调出当时的速写本,花瓣的数量正好是沐荷银簪的荷瓣数。陈教授用光谱仪分析画纸,发现颜料中含有与观星璧相同的稀土元素,这些元素在纠缠态下会发出特定荧光,构成画中隐藏的“荷脉图”。
“这不是巧合,是量子记忆。”陈教授展示着粒子自旋方向的统计结果,“你们的祖先通过荷种、画笔、星轨传递纠缠信息,就像量子隐形传态的古代版本。沐静之在烟大种下的玉兰,与临敬之在抚州栽的玉茗,每年开花时间相差不超过24小时——这是植物在执行‘纠缠协议’。”
二、跨时空的共振
烟大校史馆的恒温展柜里,沐静之的校徽与临敬之的画笔被置于磁场发生器中。当电流强度调至特定值,两件文物突然释放出相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空气中激起涟漪,将1946年的某段记忆投射在墙上:月光下的三元湖畔,穿蓝布衫的女子与持画笔的男子正交换荷纹信物,男子的画笔在女子的校徽上轻轻一点,两枚物件同时亮起——与此刻观星璧和玉牌的状态完全相同。
“纠缠态可以跨越时间。”陈教授指着记忆投影中的关键帧,“量子非局域性意味着时间不是障碍。你们在诗湖画舫的初遇,周围突然盛放的桂花,其实是1946年那场交换的延迟显现——就像扔进池塘的石子,涟漪会在八十年后到达彼岸。”
沐荷在临敬之的画笔笔杆里发现个微型暗格,藏着张用玉茗花汁写的字条:“见画如见人,见荷如见心”,墨迹在量子检测仪下显出粒子云的形态,与沐静之校徽背面的星纹形成互补的波函数。当这两样东西同时靠近《凰赋》手稿,纸上的字迹开始微微浮动,“凰”字的笔画分解重组,最终变成“荷”与“笔”两个纠缠的篆字。
实验团队带着设备去了抚州玉茗堂。当临风在临敬之的画案上临摹《牡丹亭》插画,烟大实验室的探测器突然报警——屏幕上的粒子轨迹与三千里外的玉茗花绽放过程完美同步,花瓣展开的每一帧都对应着画笔下的每一笔,连停顿的间隙都分毫不差。
“艺术是量子纠缠的显化。”陈教授将数据导入全息投影,“临敬之的画不是对现实的模仿,是与宇宙的量子对话;沐静之的诗不是主观抒情,是激活了集体潜意识中的纠缠态。你们现在续写《凰赋》,其实是在完成八十年前未完成的量子叠加。”
三、脉与共的真相
暴雨中的实验室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的瞬间,观星璧与玉牌同时发出强光。黑暗中,所有纠缠粒子的轨迹突然汇聚成幅全息影像:沐荷与临风的身影在星轨中重叠,周围环绕着历代传承者的轮廓——荷仙姑手持荷杖,沐静之捧着校徽,临敬之握着画笔,每个人的胸口都有个发光的“脉”字,像串量子纠缠的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