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那之后,慈禧对阿鲁特氏的不满与日俱增。
平日里,她总是鸡蛋里挑骨头,稍有不如意便对皇后冷嘲热讽。
同治帝心疼皇后,不满说道:“母后,皇后并没有做错什么,您为何冷暴力对待他?”
“儿啊,你刚娶媳妇就来教训你娘来了?你媳妇是天使,行了吧?”慈禧气冲冲回了储秀宫。
自打阿鲁特氏进了门,慈禧就没给人家好脸看。这使得同治与母子间的关系,愈发紧张。
阿鲁特氏试图改善与婆婆的紧张关系,每日早请示晚问安,但是慈禧不领情,刻意挑些毛病。
宫中设宴时,也时常冷言冷语地挤兑皇后。
甚至还故意在同治帝面前说皇后的不是,挑拨两人的关系。
皇后阿鲁特氏如何做,都讨不到慈禧的欢心,干脆放任自流。
有一次,慈禧的数落终于把皇后逼急了,她忍不住说道:
“本家是大清十八抬大轿抬进大清门的,享不到福,也不是来受气的。”
这本是陈述事实的一句话,却深深刺痛了慈禧的心。
因为慈禧并非皇后,不是从大清门正门抬进皇宫的,只有皇后才有此资格。
此话一出,慈禧气得浑身发抖,对阿鲁特氏的恨意更深一层。
“……”
婆媳关系,就在这种磕磕绊绊中艰难维持着。
同治亲政一年后,大约17岁时,他突然提出要重修圆明园,给出的理由是“为两宫太后颐养天年”。
这是同治亲政后提出的第一件事,这一提议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朝廷中引发轩然大波。
表面上看,年轻的皇帝似乎是想通过修园子来彰显皇权的独立,摆脱母后与奕欣对他的双重牵制。
自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后,朝中大事皆由恭亲王奕欣处置。同治率先提出修园子,有收回奕欣权力的意思。
另一层意思是,一位建筑商通过关系向同治提出了这一修复计划,建筑商就是为了赚钱,不断鼓吹“孝心”与“皇家体面”。
对于修园子的建议,以议政王奕欣为首的洋务派坚决反对。
奕欣深知国库的空虚状况。
当时的清朝正忙于镇压各地起义、大力推进洋务运动,军费开支与实业建设,
早已让国库捉襟见肘,根本无力承担重修圆明园的巨额费用。
这正应了那句话,“不当家不知油米盐贵”,同治被人忽悠做了拍脑门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