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852 年,咸丰二年,在罗大纲英勇打先锋的带领下,
太平军经过一番激战,终于成功摆脱了清军的包围,像脱离牢笼的猛虎,向着北方进发。
此时,杨秀清审时度势,向天王洪秀全提出,“当下攻下桂林,方为上策,桂林府粮多武器多,如此我们就有了补充。”
洪秀全准奏,于是,起义军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了桂林,一场激烈的桂林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杨秀清进攻桂林也是临时起意,太平军自永安(今蒙山县)突围后,最初计划是东进与广东天地会会合。
毕竟广东是洪秀全的故乡,当时广西提督向荣,敏锐地猜到了太平军这一意图,遂在昭平布下重兵,切断了太平军的这一进军路线。
面对如此困境,杨秀清当机立断,迅速调整战略,将目标转向桂林。
桂林地处广西东北部,与湖南紧邻。
湖南多山区,在大清时期,此地匪患频发,就如大家所熟知的《湘西剿匪记》描绘的那般,
那里山高林密,清廷对这里的管理,鞭长莫及,布防相对松弛。
杨秀清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若能攻下桂林,便坚守此地。
若难以坚守,就可顺势进入湖南境内开展游击作战。
进可攻退可守!
杨秀清此战略计划,犹如高手对弈,走一步看两步,足见其军事才能卓越,堪称军事奇才。
然而,他未曾料到,清军阵营中亦有能人,一场极速调兵守城的计划正悄然展开。
“……”
据资料显示,在杨秀清将目标锁定桂林时,桂林城中的清军兵力起初极为薄弱,
仅有不满两千的乡勇及各衙门差役,且大多在外,城中防守空虚,
并且城中大炮均运到永安(蒙山县)参加围捕未及时运回。
而彼时的太平军,兵力同样不足,约两万余人,其中战斗部队人数相对较少。
真正能提枪作战的精兵不超过一万余人。
尽管如此,杨秀清信心十足,认为凭借现有兵力,攻城应绰绰有余。
然而,事情并未如杨秀清所期望的那般发展。
清军大营中军帐中,闷热的空气笼罩在四周,探马匆忙来报:
“提督大人,长毛有进攻桂林的迹象,望大人早做准备。”
营帐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进攻桂林,难道不东进广东了?糟糕!”向荣半信半疑。
紧接着,探报再次传来,证实了太平军放弃东进广东,转而直逼广西首府桂林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