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地方上的汉族地主与官吏狼狈为奸,相互勾结,竟趁机对瑶民额外增加赋税,
玩起了 “搭顺风车” 的把戏,他们将多征的税收私自截留瓜分,中饱私囊。
另外,彼时的清朝,朝廷和地方官府对少数民族瑶民充满歧视,压根不把他们当人看待,公然称瑶民是山中的野兽。
甚至在书写上,将瑶族的 “瑶” 字刻意用 “犬” 字旁代替“王”字旁,这般行径,简直是极尽侮辱之能事。
面对如此不合理的政策,瑶民们也曾试图申诉,表达自己的诉求,希望官府能正视问题、改正政策。
然而,官府不仅对此置若罔闻,反而变本加厉,公然抢夺瑶民的耕牛和粮食。
这般残酷的行径,直接将瑶民的生活逼入绝境。
终于,积压已久的怒火彻底爆发,成为赵金龙领导瑶民起义的重要导火索,一场风暴就此在瑶族山区酝酿而起。
“兄弟姐妹们,官府如此行径,分明是将我们往绝路上逼啊!
如今,我们唯一的活路,只剩下了造反,推翻这万恶的朝廷!”
激昂陈词的,正是来自湖南江华的赵金龙。
赵金龙自幼便怀揣着一颗侠义之心,喜爱打抱不平。
待其长大成人,凭借着对瑶寨传统医术的钻研,成为了瑶寨中颇负盛名的巫医。
在古代的瑶寨,每当人们遭受病痛折磨,首先想到的便是请巫医前来诊治。
这些巫医表面上借助神秘的法术为患者祛病消灾,而实际上,他们巧妙地运用瑶寨特有的草药来治疗疾病。
只不过,披上巫术的外衣,能让他们显得与众不同,增添几分神秘色彩。
赵金龙便是凭借着这种独特的行医方式,收获了极好的口碑,赢得了百姓们由衷的崇拜与敬仰。
倘若细细翻阅历史,不难发现,诸多农民起义领袖,最初往往是通过行医看病,得以广泛接触民众,从而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赵金龙的堂兄弟赵福才,同样也是一名巫医,其名气丝毫不亚于赵金龙。
而且,赵福才不仅精通医术,还热衷于研读张良的《六韬》等兵法战策,颇具文化涵养。
面对朝廷官吏日益猖獗的横征暴敛,赵福才心急如焚,赶忙找到堂弟赵金龙。
一见面,他便直截了当地说道:“金龙啊,你瞧瞧如今这世道,咱们瑶族同胞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若再不造反,恐怕真的是死路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