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乾隆看着奏折,心中顿生疑惑:怪哉!前几年甘肃总督屡屡上奏,称此地今日干旱绝收,明日彼处颗粒无收,
可为何阿桂却称下雨不断?难道这里面有猫腻?乾隆由此对甘肃总督起了疑心。
恰在此时,甘肃布政使王廷赞,这位接替王亶望职务的官员,
因惧怕乾隆追查甘肃百姓追随苏四十三造反的责任,主动上奏,愿捐献4万两私银,以作士兵饷银。
原来在王亶望任甘肃布政使时,当地贪污已成窝案,上至总督,下至其手下,皆有贪污行为。
王廷赞当时从中获利不少,故而此次出手大方。
有时候,一个人虽然很聪明,但在关键一步,脚下一滑,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王廷赞就是这种脚下一滑的人,他主动捐献彻底暴露了自己。
乾隆见王廷赞出手大方,心中一惊:甘肃本是穷省,按常理,他绝不可能一下子能拿出4万两银子,他的银子来路一定不正。
乾隆并未声张,而是不动声色地接收了这4万两银子,意在稳住王廷赞,避免打草惊蛇。
他打算等阿桂平息苏四十三起义后,再腾出手来调查王廷赞财产来源不明问题。
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已升任浙江巡抚的王亶望,为求再进一步晋升,
在办理浙江海塘工程时,带头主动表示要捐献私银50万两。
这一举动,更加引发乾隆的强烈怀疑。
乾隆联想到王廷赞与王亶望二人都曾出任过甘肃布政使,
甘肃并非富裕之地,二人如此巨额的财产究竟从何而来?这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薪资水平,其中必定大有问题。
两个月后,阿桂成功平息了苏四十三起义。乾隆随即命阿桂留在甘肃,调查王廷赞资金来源问题
这一查,果然发现惊天秘密:甘肃各级官员利用捐监的漏洞,几乎人人中饱私囊,而王亶望贪污数额最为巨大。
当时,总督勒尔谨坐享其成,收取所谓的“管理费”;王亶望则按照官职大小,
精心制定“分赃比例”,使得布政使、按察使等一众高官,每人每年平均都能分得万两白银。
阿桂继续深挖,竟发现甘肃粮仓之上仅覆着一层薄薄的粮食,下面全是米糠。
案件真相大白,一众贪官悉数落网。
乾隆皇帝龙颜大怒,当即传旨:将浙江巡抚王亶望、兰州知府蒋全迪、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处以绞首之刑,总督勒尔谨赐全尸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