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乾隆第六次南巡,视察水务、检查河堤所占用的时间,约莫占据了总时长的一半。
而剩余的时间,他则用于了解民情、整饬吏治,甚至还会微服私访。
世人皆说乾隆是个败家皇帝,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把祖父康熙和父亲雍正攒下的家底都“霍霍”完了。
不过乾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事后他对臣子们自我反省:朕深感这六次南巡,其作用远不及祖父康熙。
“……”
康熙六下江南,奇闻异事鲜有耳闻,乾隆则不同了,他的那些酒桌上的谈资数不胜数。
当乾隆第六次南巡抵达杭州时,江南民间流传着一则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据说,乾隆微服私访之际,在杭州灵隐寺邂逅了一位老和尚。
老和尚手指西湖山水,向乾隆发问:“陛下巡游天下,可知晓这西湖山水究竟是谁家天下?”
乾隆皇帝微微一笑,然后从容答道:“这西湖山水,虽是天地造化之功,但千百年来,
是百姓的辛勤劳作让它更加美丽,是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赋予它的灵魂。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这湖山水,既是天地所赐,更是天下百姓共同呵护的瑰宝。
朕作为一国之君,只是代为守护这片山河,让它得以长存,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共享这大好河山之美。”
老和尚一听双手合十,“吾皇果然有天地之胸怀,实乃百姓之福也。
既然山水有百姓保护,吾皇无需千里奔波。”
乾隆听罢陷入沉思,脑海里全是沿途脸色憔悴的百姓,他们不得不高呼皇上万岁,乾隆心中隐隐作痛。
与老和尚作别,乾隆回到行宫后,挥笔写下“南巡者,非乐游也,实自流放耳”的御笔之句。
这则传说,与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不谋而合,即乾隆不孝敬生身父母,故此流放寻找生父生母。
民间传说乾隆是海宁陈氏之子,乾隆六下江南,有四次住在陈家花园,
说他南巡是寻觅亲生父母。还说所谓“效法圣祖”,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当然了,从历史史料来看,乾隆是陈世倌的儿子没有依据。
也许是良心发现。乾隆在最后南巡途中,不断自我反思。
彼时,他在御舟之上,翻阅康熙朝的《河工图说》,只见祖父手绘的黄河堤坝草图旁,批注着“朕亲测水深七尺五寸”等文字。
乾隆读罢,不禁心生惭意,眼神黯淡,双手将祖父的“巡视河工图”轻轻放置龙案上。
心中自责:“朕六次南巡,何曾如圣祖般俯身蹲地,亲自测量水的深度?”
祖父的所作所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乾隆的自惭形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