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大众的印象里,刘墉(刘罗锅)向来是一位嫉恶如仇、勇斗权贵的名臣形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而这一面,竟然是主导了乾隆时期最大的文字狱,其行为令人大跌眼镜。
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已然去世 15 年之久的徐述夔(kui),其坟墓竟被官兵掘开,遭到了挫骨扬灰的残酷刑罚。
这便是在乾隆朝引起轩然大波的徐述夔诗狱案。
“……”
徐述夔乃江苏南通如东栟(ben)茶镇人,生于康熙四十年。自幼聪明,老师甚至断言,小徐将来必能位极人臣,有宰相之才。
然而世事弄人,中举之后,在参加京试时,他在答辩时政题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礼者,君所自尽也。”
此句本意是“礼,是君主用来竭尽自己心意的东西”,但当时的主考官却认为“自尽”二字含有大不敬之意,隐隐有讽刺朝廷的嫌疑。
学政发布文件,禁止徐述夔再考进士。这意味着,他此后升官晋爵的道路被无情堵死。
徐述夔为此夜不能寐,远处打更的梆子“笃笃”声让他更加烦躁。书本蒙上了尘土,笔砚墨分了家,他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
父母心疼儿子,不断好言相劝;妻子更是泪流满面,轻声安慰道:“咱不当官也能好好活着,哪怕吃糠咽菜,我也会一直陪着你。”
他在痛苦中挣扎了许久,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逐渐走出人生的低谷。
此后,徐述夔改弦易辙,将自己的才华倾注于诗句之中,在抒发心中愤懑的同时,也试图与命运展开抗争。
之后,他创作了《小柱楼诗》《小题诗》《和陶诗》《五彩石传奇》《八洞天》等十多种诗文和小说,
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内心的苦闷彷徨与抑郁不得志。
转眼来到了乾隆二十八年,这一年徐述夔因病与世长辞。
在他周年忌日之时,儿子徐怀祖为了缅怀父亲,便刊印了父亲生前创作的这些诗文和小说。
此时,有书商主动与徐怀祖取得联系,双方达成协议,书商购得书籍后进行销售。
时光流转,到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 年)。东台县新建了一座孔庙,徐怀祖作为会长,负责在栟茶镇上募集捐款。
在征收捐款过程,他与同乡监生蔡嘉树发生了激烈争执。
蔡嘉树不愿缴纳捐款,遭到徐怀祖一顿严厉斥责,两家由此产生了隔阂。
乾隆四十三年,蔡嘉树以徐家土地上有蔡家祖坟为由,意图购买这块土地。
然而,他所出的价格,却远远低于徐家当初的购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