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乾隆三十年(1765 年),云南边境战云密布,清军与缅甸皇家军队在此爆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战争,史称“清缅之战”。
若将双方最初的冲突一并算入,这场战争的起始时间可追溯至 1762 年,如此算来,前后竟持续长达 7 年之久。
毋庸置疑,自古战争便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鏖战中,双方皆耗尽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直至 1769 年,双方均已疲惫不堪,这才最终坐下来和谈,并于老官屯签订停火协议,这场漫长的战争方宣告结束。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问,清朝幅员辽阔,领土面积是缅甸的 19.5 倍,当时缅甸的领土面积大致与现今新疆自治区相当,
而清朝人口更是缅甸的 40 倍之多。乾隆自诩“十全武功”,为何这场战争却持续了整整 7 年?难道乾隆的“武功”只是徒有虚名?
平心而论,清缅之战中清朝的表现,恰似当下俄乌战争中的某一方,着实有些差强人意。
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实则是因为当时的缅甸并非平庸之辈。
1752 年,即乾隆十七年,雍籍牙大帝建立了缅甸贡榜王朝。此人野心勃勃,恰似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一心妄图称霸东南亚。
在诸多议会上,他口出狂言:“我要打造一个东南亚共荣圈,吞并泰国、老挝和印巴!”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雍籍牙大帝推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举措。
他不惜重金聘请西班牙军事家来训练军队,并大力购置欧洲先进武器。这些改革使得缅甸皇家军的军事装备与战斗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缅甸军队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刀矛、弓箭,还大量配备了欧洲火绳枪以及便于移动的轻型火炮,甚至引入了 500 多人的法属东印度公司雇佣军。
其目的在于借助这些西洋兵,带动缅甸士兵将西洋构建工事与火枪运用相结合,至此,缅甸贡榜王朝初步达到了现代战争的模式。
拥有这支精锐之师后,缅军开始崭露头角。雍籍牙大帝先后征服了印度阿霍姆王国、曼尼普尔王国,向北吞并掸邦,向东占领老挝,向南则对暹罗(泰国)发动大规模进攻。
雍籍牙大帝率领军队四处征战,可谓所向披靡,他的野心也随之进一步膨胀:“上天眷顾我贡榜王朝,天可汗之位非我莫属!”
在将周边国家边境地区搅得天翻地覆后,大帝心想:“我何苦像老虎吃蚂蚱那般小打小闹?
旁边不就是辽阔的大清吗?大清有我取之不尽的领土和财富!吃掉大象远比吃掉这些小土狼实惠得多。”
没错,就对大清下手!雍籍牙大帝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与缅甸接壤的中国云南边境。
一场大戏,就此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