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河工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高呼“皇上圣明”,对康熙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康熙二十八年三月十九日,历经 71 天的南巡之旅,康熙一行人终于回到京城。
此次南巡,不仅让康熙深入了解了江南的风土人情、河工实际情况,更在民间留下了许多温暖人心的故事,成为百姓们代代传颂的佳话。
……
当南明小朝廷被清军覆灭后,南方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朱三太子,他成为南方反清复明势力的标志性人物。
在人们心中,他被视为正统明朝后裔,只要打着他的旗号造反,似乎更容易召集人马,获得人们的支持。
那么,究竟谁是朱三太子呢?
传说中,朱三太子指的是崇祯皇帝在世的三个儿子朱慈烺、朱慈炯和朱慈炤。
明朝灭亡之时,传言这三个儿子从京城侥幸逃脱,辗转前往南方。这三个“漏网之鱼”,自此成为困扰康熙一生的难题。
在康熙当政的 61 年里,各地不断有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造反,试图借此获取正统地位。
例如康熙十二年(1673 年)的杨起隆案件。杨起隆乃北京人,清初多尔衮推行圈地法和仆人逃跑法,对汉人和包衣奴进行疯狂迫害。
杨起隆平日里喜好舞枪弄棒,颇具豪侠之气。他见汉人和满人奴仆反抗情绪高涨,便顺势引导,组织了一支千人队伍。
他自称是朱三太子朱慈炯,将起义军命名为中兴官兵,年号定为广德,竟敢明目张胆地在京城自立为皇帝。
实在难以想象杨起隆哪来这般胆量,仅凭一千人就敢在京城造反,这无疑是自寻死路。
朱三太子密谋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日火烧紫禁城,然而,起义计划不幸泄露。
康熙帝得知后,连夜调兵封锁京城,迅速逮捕涉案者 200 余人。
混乱之中,杨起隆侥幸逃脱。康熙十九年(1680 年),杨起隆在陕西凤翔被图海捕获,随后被押解回北京处死。
正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不怕死的“朱三太子”又出现了,这便是蔡寅案。
这个自称朱三太子的人,真名叫蔡寅,是福建漳州人。
康熙十六年(1677 年)三月二十日夜,蔡寅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率领“白头军”数万人起事,
活跃于南靖、长泰、同安等县的山谷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