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十七年(1644 年)四月,多尔衮统率十三万清军,浩浩荡荡从沈阳出发,经宁远向山海关步步逼近。
与此同时,宁远总兵吴三桂,突然接到了崇祯传递来的诏书:“平西伯吴将军,见诏书速回救京都,闯贼围困,十万火急!翘首以盼!”
吴三桂不敢怠慢,召集众将领:“各位将领,京城危急,马上回京救援。”
吴三桂下达了简短命令,点齐人马,让副将带一小队人马,保护着宁远30万百姓,随部队一起往山海关撤退。
由于百姓走的慢,宁远到山海关并不远,却走了两天。
到了山海关,安置好百姓,吴三桂率领3万关宁铁骑上路了。
心急如焚,救驾可不能耽搁,这关系到官职升降问题。一路上,战马嘶鸣,尘土飞扬,吴三桂只盼能早些抵达京城,解救危在旦夕的崇祯皇帝。
当吴三桂的部队行至丰润时,噩耗传来,崇祯皇帝已在煤山自缢身亡。
消息如晴天霹雳,震惊了三军上下。吴三桂痛哭流涕,自责没能及时赶回去救驾。
“总兵大人,人死不能复生,听说大顺军进入了紫禁城,我们该何去何从呢?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吴三桂的手下将领夏国相说着话,递过一块毛巾。
吴三桂止住眼泪,叹了一口气,用毛巾擦眼泪。
就在这时,卫兵进帐通报:“总兵大人,外面有人求见,说是名叫唐通,他说认识大人。”
吴三桂一愣,“唐通不是投降李自成了吗?他来干什么?”
吴三桂似乎明白了。
“有请唐通。”转身吴三桂坐到椅子上,他倒要看看自己猜的对不对。
随着脚步声,从外面走进的正是唐通,“老朋友,想不到我们在此见面了。”唐通拱手说道。
“唐老弟,你怎么有闲心来看我了?”吴三桂单刀直入问。
“吴兄,我就不拐弯抹角了,我是奉闯王之命来劝吴兄加入我们队伍的。”
“唐老弟,说的有点客气了,你是奉闯王之命劝降的吧?”唐通尴尬一笑,心说也可以这么说。
“吴兄,明朝完了,闯王势力强大,将为一国之主,吴兄要看清形势啊!”唐通观察着吴三桂,小心说道。
“啊对了,这是闯王让我带来的一点心意。”说着话,唐通从怀里摸出一大包银子,往桌子上一放
“这是十万雪花银,闯王马上筹措四万军粮送过来。吴兄依然镇守山海关。”
说实话这份大礼确实厚重。吴三桂犹豫不决。唐通察言观色,随即从怀中摸出了一封信。
“吴兄,这是令尊大人写给您的一封信,吴兄尽管放心,闯王已经命士兵把吴府保护了起来,令尊大人很安全。不必担忧。”
吴三桂接过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