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实在是此前从未有人专门将菜谱整理成册,这才叫袁枚的食谱一经问世即火遍江南。士农工商,出书从来都是读书人的特权,哪有厨子们的份?
可人人都是要吃饭的,越是富裕的人家于吃一道越讲究,可厨子们的手艺却是固定的。一个川菜厨子若想学鲁菜,就得拜另一个鲁菜厨子为师才行,不然无从得知鲁菜秘辛。
同样,一户富人家若想既能吃到鲁菜,又能吃到川菜,就得同时雇佣两个厨子才行。学吃的菜色越多,须雇佣的厨子也就越多,其中花费,不可谓不奢靡,而袁枚的书却替他们打破了困境。
这些想换口味的人无非也就想尝个鲜,只要求会做就成,不一定非得是学成出师的大厨,这本书简直太契合他们的要求了。
且如今文字狱盛行,朝廷对私家藏书的管控尤为严格,许多人买书前都要再三斟酌,生怕一个不小心私藏了什么禁书,害得全家遭殃。而这本菜谱就不同了,吃饭的事儿,也能算违禁?朝廷管天管地,难道还管人吃什么不成?
简言之,这是一本极安全的书,买多少囤家里都无所谓!随便来查!
天时地利人和,叫袁枚的这本菜谱一日更比一日红火,诗会还没开呢,前来购书的人就已络绎不绝了。
袁枚很随性地将这书取了个名字,叫《随园食谱》。随着书的畅销,随园也渐渐为人所知。
到了诗会开办的那天,随园里外人满为患,收到请柬的没收到请柬的都来了。裴琅不得不向吴家借了几名家丁把着门,只有收到了请柬的方能入园,没有的,便须现场购买一本食谱,凭书入园。
进了园内,便有高朋引座,请他们入席品尝佳肴,饮酒作诗,而他们的诗作则另有专人收集起来,以备他用。
一些不会做诗的商人就尴尬了,红着脸哼哧哼哧地在园内四处溜达,若偶然见了裴琅或袁枚,便要拉着手夸赞一番他们请来的厨子手艺真好,一样的菜色他们也是照着书做的,就是没有园子里做的好吃。
从这天起,随园便成了江南读书人的打卡地,甚至有人慕名从大西北赶来,只为一品传说中的美味。
时间长了,袁枚和裴琅一合计,干脆借名在随园旁边开了家酒楼,聘请思俨做了掌柜的。随园内仅供参观,作诗,若要吃饭,请上酒楼。
思俨高兴坏了,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每天在酒楼忙里忙外,不亦乐乎。
随园变得越来越热闹,也越来越不适宜居住了。裴琅只好在附近另租了个小院,把全家迁了进去。
袁枚也适时将妻儿都接到了身边,与裴琅一家做起了对门邻居。他的夫人韵秋同样是位知书达理的女子,与双卿颇为投契,两人慢慢结为了好友,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
这日,酒楼的账房先生忽然告病,裴琅想到双卿精通算数,便想请她帮忙代几天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