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讲完规矩。
闻士慎便开始正式授课,先从大班开始,传授策论写作技巧。
只出了一道八股文的题给中班。
至于小班,都在啃课本。
众所周知,到了县学,教材就不一样。
正如闻士慎前面说过的那样,官方的侧重点和之前大不一样。
朱熹以大学为纲,官方则是以孟子为重。
侧重点不一样,对于四书的解释也会有差别。
所以,大家都是从头再来。
而第一步,就是背内容,背《四书讲义·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下面紧接着便是解义:此一章书,是曾子述孔子之言,乃修己治人之要道,谓之经文,为《大学》一书之纲领。
讲课声,写字声,念书声各有各的不同,都汇成一种声音:
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张子舟翻着书本,一目十行,一边背书,一边回忆上一世学到的内容,两相印证,加深印象。
记起来真的是很快。
因为他了解儒家的整个脉络。
说到底,儒家学说都是为了现实政治服务,在很久之前,一门学说相当于一门财富,属于高层玩法。
随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儒学逐渐下沉,并且希望进行规范化教学。
说白了,就是让更多的人学它。
但是,由于过于规范化,出现叛逆,导致唯心主义论调出炉。
人人坐而论道,张口孔子,闭口孟子。
开始随意阐发儒学经典,导致整个王朝崩塌。
前车之鉴,张子舟就发现,本朝侧重于经世致用。
思路一清晰,背基础讲义就快得很,张子舟不知不觉的背完整本四书讲义。
轮到小班,闻士慎第一个到张子舟面前。
他已经观察很久了,发现张子舟翻书翻得很快,便问道:“这本书你背了多少?”
“回先生,学生背了不少,还不熟。”
对于张子舟的谦虚,闻士慎完全没听见,随手拿起一本书:“既然背了不少,那就从这篇开始。”
其他附生不可思议的看过来。
“此一节书,是释絜矩之义……”
闻士慎话音刚落,张子舟便在众附生紧盯的目光下,字正腔圆的开始背诵:“曾子曰:人之制器,必度之以矩……”
一开始,附生们神情狐疑,都觉得不可能。
二十六卷书呢!
过了一会,他们睁大了眼睛,不是吧,真会背!
还是老先生随意拿的一本,都背得滚瓜乱熟。
张子扬倒抽一口凉气,我的娘耶,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族弟!
闻士慎拿着这本书,也没翻页,只是听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