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众人一时难以回神。
他们听到的,是让于谦编纂永乐大典,更要入内阁——那可是多少文官梦寐以求之地。
他们深知,没有担保、推荐,且缺乏能力者,内阁之门对其紧闭。
此刻,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大明太子竟真的请动了于谦,并径直保举他入阁,此举令在场众人皆生羡慕,部分文官更是心生嫉妒。
即便编纂永乐大典这样的殊荣,他们也未曾沾边,而今于谦却兼得此二事——编纂大典与入阁,这令所有文官心生不满。
尽管于谦才华横溢,实力超群,科举首榜便是明证,但他毕竟是个新人,如此迅速跃升,实属罕见,简直如同开了外挂。
内阁首辅杨士奇脸上掠过一丝异样,他深吸一口气,对于谦极为看重。于谦文笔犀利,未来必成大明之栋梁。有于谦在,大明有望!
杨士奇阅人无数,他深知于谦前途无量。然而太子此举过于激进,不仅保他入阁,还让他编纂永乐大典,恐怕会激起文官们的不满。
果然,文官们已难以按捺,眼中闪过怒火。他们深知,若不此刻发声,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新人凌驾于他们之上。
“皇上,万万不可!”
“皇上,请三思而后行!”
“此时绝不能让于谦入阁!”
“即便他确有才能,也仅是个新人。虽夺得榜首,但无论是入阁还是编纂大典,皆极为不妥!”
“望皇上三思!”
“……”
众文官纷纷谏言。
交谈之际,文官们情绪激昂,唯独杨士奇等人例外,他们本就身居内阁。
而其他文官则怀揣晋升内阁之梦,不愿目睹新人轻易登堂入室,尤其此人还能编纂《永乐大典》。这对他们而言,既难以接受亦无法宽恕,眼中不禁泛起怒意。
朱棣旁观此景,对这些文官的不满由来已久。此刻,其子出手干预,无疑是最佳时机。朱棣嘴角微扬,未予百官理会,转而望向儿子。
“你真确信他能胜任此职?”朱棣问道。
“父皇放心,我极有信心。”朱高着淡然回应。
……
听闻此言,文官们神色再变,心中涌起莫名的不安。他们深知,此刻若再沉默,于谦恐真要跻身内阁,凌驾于他们之上。恐惧在他们心头蔓延。
且此刻若不多言,谁能预料朱棣最终态度?这绝非他们所愿。
“皇上……”他们欲言又止。
未及开口,朱棣已怒目相视。
“住口!”他厉声道,“你们除了在我面前争吵不休,别无他用。若真无事可做,下次我出征时,你们便随我一同前往!”
言毕,其眼神深处透露着凌厉之光。
文官们皆低头不语,更显怯懦。
朱棣对此愈发不屑,深知这些文官难担大任,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皆非其所长。
然而,若论纸上空谈、胡言乱语,他们恐怕无人能及。
念及此,朱棣面色微变。
微风拂面,他转而望向朱高着。
朱棣忽而一笑:“此刻解缙已无望入内阁,内阁确有一席之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