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贞观四十六年的春风尚未吹到玉门关,一支特殊的商队已经踏上了西行的征程。驼铃声中,皮肤黝黑的向导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烽燧,对身旁金发碧眼的年轻人说道:"裴公子,前面就是沙州城了。您父亲当年设立的文明驿站,如今已经扩建了三倍。"
被称作裴公子的青年约莫二十出头,眉眼间既有汉人的温润,又带着胡人的深邃轮廓。他紧了紧背上那个用油布包裹的方形物件,那是父亲裴行俭临终前交给他的"星火匣"。
"康叔,你说沙州的万国学堂,真的像父亲说的那样,各族孩童同席而学?"
老向导康留堂——昔日阿蛮的随从,如今已是丝路有名的通译——笑着指向城墙上的彩幡:"公子请看,那上面写的什么?"
裴明远眯起眼睛,只见青灰色的城墙上,一长串各色布幡随风舞动。最显眼的是居中那面赤色幡旗,上面用汉文、吐蕃文、粟特文并列书写着"文明同辉"四个大字。
"到了!"康留堂突然指着城门方向。一队身着绯色官服的吏员正快步迎来,为首的官员手中捧着个鎏金托盘,盘中盛放的竟是——
"这是..."裴明远瞪大眼睛。
"沙州长明分灯的灯灰。"官员恭敬行礼,"按裴老将军遗愿,特来迎您主持今年的'添灯礼'。"
---
沙州城西的万国学堂前,裴明远终于解开了那个神秘包裹。当"星火匣"开启的瞬间,围观的各族孩童发出整齐的惊叹。匣中是一盏精巧的铜灯,灯身上密密麻麻刻着百余种不同文字的"光"字。
"这盏灯,是用长安主灯台的灯灰混合七十六国进献的金属铸成。"裴明远将铜灯高举过头,"今日我们不仅要添灯油,更要添智慧。"
随着他的示意,学堂里的孩童依次上前。吐蕃孩子献上一撮青稞,粟特孩子放颗葡萄干,汉人学子则添一撮茶叶。最令人意外的是个金发碧眼的拂菻少年,他放入匣中的竟是片写满算式的羊皮纸。
"这是..."裴明远好奇地展开。
"家父普罗科匹乌斯临终前推算的《星距表》。"少年用带着口音的汉话解释,"他说,要把它放进最亮的灯里。"
正午时分,当铜灯被点燃安置在学堂正厅时,奇异的一幕发生了——阳光透过特制的水晶窗,在灯焰上折射出七彩光斑,将那些算式投影在墙壁上,竟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星图!
"快记下来!"沙州刺史激动地吩咐书吏,"这一定是普罗科匹乌斯大师说的'光算之术'!"
---
与此同时,长安城将作监内,晋阳公主正盯着桌上一堆奇形怪状的琉璃器出神。这些由拂菻工匠与大唐匠人合作研制的"光仪",已经失败了十七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