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贞观三十九年的第一场春雨淅淅沥沥落下时,太医署的病室里传出阵阵咳嗽声。晋阳公主坐在榻边,正为李承乾把脉。皇帝的双颊泛着不自然的潮红,案头堆积的奏章却仍如小山般高耸。
"皇兄必须静养。"小公主收起脉枕,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孙爷爷说这是积劳成疾,若再操劳……"
"兕子,朕的时间不多了。"李承乾突然打断她,目光落在墙上那幅《万国舆图》上,"你看,吐蕃学院需要增派博士,夷州的稻种试验才到第三季,拂菻国的使团下月就到……"
话音未落,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晋阳公主慌忙递上药碗,却在皇帝擦拭嘴角时,瞥见丝帕上刺目的猩红。
当夜,一道密诏悄然送出宫城。阿蛮接到诏令时,正在国子监主持"万国学子论辩会"。来自二十七国的青年才俊,正用带着各色口音的汉话争论"仁义与律法孰先"。
"学士,陛下急召!"传旨宦官的低语让阿蛮手中的茶盏一晃,茶水溅湿了波斯学子刚写的《论刑德》。
温室殿内药香弥漫。李承乾半倚在龙纹榻上,面前摊开着《贞观政要》的修订稿。见阿蛮进来,他示意内侍全部退下。
"爱卿啊,朕昨夜梦见父皇了。"皇帝的声音轻得像羽毛,"他问朕,这二十年来,可曾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
阿蛮跪在榻前,发现皇帝的案头放着一份奇怪的清单——不是寻常的政事奏报,而是密密麻麻的人名:颜师古、马周、刘仁轨、康萨保……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事迹与特长。
"这是……"
"朕整理的'文明火种名录'。"李承乾的手指在"阿尔达"这个名字上停留,"这些年来,真正推动盛世前行的,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物。"
窗外雨声渐密,皇帝突然话锋一转:"阿蛮,若朕有不测,你当如何?"
年轻的学士如遭雷击,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陛下春秋鼎盛,何出此言!太医署……"
"朕问的是,文明大业当如何延续?"李承乾的目光如炬,竟看不出半分病容,"你走遍四方,当知朕最忧心何事。"
阿蛮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臣斗胆,已草拟《文明传承十策》。"
烛光下,君臣二人头碰头地审阅着这份凝聚心血的方案:在边疆要地设立永久性文明驿站;建立典籍备份制度;制定《异族学子优待令》;甚至还有详细的"技术传承图谱",确保每项关键技艺至少有三人掌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