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贞观十六年的春分,长安城下了一场百年罕见的桃花雪。太极殿前的白玉阶上,李世民驻足凝视着掌心融化的雪瓣,忽然对身侧的李承乾道:"朕记得你十岁那年,也曾下过这样的雪。"
李承乾心头微震。那正是他穿越而来的第一个冬天,当时为掩饰对唐制不熟,他故意在雪地里背诵《左传》佯装勤学。如今六年过去,那些刻意为之的表演,早已化作真实的学识沉淀在骨血里。
"儿臣当时不懂事,还缠着父皇要堆雪貔貅。"太子笑着替皇帝拢紧狐裘。这个动作让李世民目光一软——长子今年不过十七,监国时的杀伐决断与此刻的少年稚气,竟奇妙地融于一身。
"陛下!"急促的脚步声打破温情,房玄龄捧着岭南急报踉跄奔来,"冯盎病危!俚僚各部正推举其侄冯智戣为帅!"
殿前春风骤然凝滞。李承乾看见父亲指节泛白——高州都督冯盎坐镇岭南三十载,是朝廷羁縻百越的关键。若冯氏生乱,刚遭大食侵袭的广州港恐再生变数。
"拟旨。"李世民沉吟片刻,"晋冯智戴为高州刺史,即刻赴任。"
这招精妙至极。冯智戴乃冯盎嫡子,自幼在长安为质,与太子交好。用他制衡堂兄,既全了冯氏颜面,又保朝廷权威。但李承乾注意到,父皇拟完旨意后,目光久久停留在岭南地图的某个角落——那是钦州湾,冯氏与林邑国的秘密贸易通道。
东宫崇文馆内,冯智戴捧着诏书的手微微发抖。这个二十出头的岭南青年,长安官话说得比俚语还流利,腰间玉佩已换成唐制的蹀躞带。
"殿下,我离乡十二载..."他喉结滚动,"此番回去,族人怕只当我是朝廷鹰犬。"
李承乾将一枚特制铜钱塞进他手中:"所以你要带着他们最想要的东西回去。"铜钱正面是"开元通宝"字样,背面却刻着微型海图——标注着自钦州至占城的隐秘航线。
三日后启程时,冯智戴的行囊里除了朝廷赏赐,还有三件特殊物品:都护学堂编撰的《岭南药用植物图鉴》、刘神威调配的疟疾药方,以及一台改良过的筒车模型。太子亲自送他到灞桥,临别轻声道:"记住,你要做的不是朝廷说客,而是能带族人发财的冯家郎君。"
这番布置很快收到奇效。两个月后,冯智戴传回密报:他借防治瘴疠之名推广药方,又借筒车灌溉赢得酋长支持,如今已控制钦州七成盐场。更妙的是,他用海图与林邑国达成协议——以唐军保护商路为条件,换取对方停止支持冯智戣。
"太子这一手,倒是深得陛下真传。"杜如晦在政事堂赞叹。
李世民摩挲着密报上那个铜钱印记,却问了个古怪问题:"你们觉得,承乾对岭南...是否过于熟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