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司老太太笑道:“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办这种相亲会。主要是部队里有些老大难的同志,一直拖着没成家也不是个事儿,所以我们就想通过这个相亲会,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但没有个章程,我就想找你们做惯了基层工作的同志来商量商量。”
杨玉贞听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发出了“嘶”的一声。
她心里暗自叫苦,这做媒可真是件麻烦事啊!
弄不好会被人埋怨死!
“我以前可真没做过媒人啊!”杨玉贞一脸为难地说道。
民间,虽然每个妇人都有做媒的爱好,但媒人这个职业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年头,双方父母一拍即合,都会再找个中间人做媒。
因为无媒,就是苟合。
司老太太大手一挥:“不是要你做媒人,新时代,不需要媒人,你就是个介绍人。”
介绍人,那不还是媒人!
特殊时期,军队被视为 “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军人婚姻的稳定性直接关系部队纪律。
政策规定:军官需达到 “28 岁、副连级” 以上才能申请结婚,士兵服役期间严禁谈恋爱,做媒需符合年龄、职务门槛。
而民间,一般男性一般二十出头就结婚了,乡下甚至二十不到,就至少有一半男性结婚,导致二十八岁未婚男,是一个非常大的年纪,靠军人自己基本上没有可能找到对象,这时候不是家里,就得是组织上帮助和关心他们了。
组织做媒可减少因个人自由恋爱引发的 “成分不纯” 风险,通过组织介绍的婚姻,离婚率比自由恋爱低 40%,有利于巩固国防。
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特别是部队,“革命化” 婚姻成为主流:当时提倡 “婚姻要为革命服务”,强调配偶的政治觉悟、劳动表现和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情感或家庭背景。
撮合婚姻时,需反复核实对方的政治身份(如是否贫下中农、党员、工人等),过程复杂且责任重大,一旦出现 “政治问题”,介绍人需承担责任。
但每年需要相亲的军人人数就那么几个,一般都是首长们将这种事情承包给各自的媳妇儿,私下相看就行。
这是任务!
政治任务!
这也就是为什么团长夫人愿意自费为阮叔烨办相亲宴,一般人把做媒当成麻烦事,就图个赶紧把任务完了就算了。
杨玉贞听后,思考了片刻,问道:“多少人?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
“你一下子就问到了问题的中心!”司老太太继续说着:“平明一年也没多少人,也不用凑到过年,什么时候有人选就什么时候解决。但今天不一样。”
杨玉贞认真倾听。
司老太太笑道,“正好今年城里回来一批女知青,她们也没地方安排工作。总不能让这些女孩子们回到城里去挨饿受穷吧?所以我就想啊,女人嘛,嫁人也是一种能养活自己的方式。这不,市里就组织了一个相亲团,专门来我们这边办相亲活动。毕竟咱们这儿单身汉多,他们也是知道的。”
杨玉贞点头:“那一共是办多大的相亲会呢?”
司老太太笑道,“男方把适合的名单都凑出来了,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居然有四十多个,有的是未婚,有的是……和你们家小姑父一样,只要是单身的,组织上都决定给个机会。”
陆西辞也在相亲名单里?
杨玉贞一听,就不想掺和这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