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煤山铁矿的炉火日夜不息,铁水奔流。
沈嘉岁悬着的心稍稍放下,目光便从矿山转向了更广阔的田野。
春耕已近尾声,夏耘迫在眉睫。
第一季免租,仅需缴纳朝廷正税的甜头,让无数原本在温饱线上挣扎,或是依附于地主田庄的无地农民红了眼。
县衙门口,领地的长队日日蜿蜒。
一万八千亩收回的官田,在衙吏沙哑的吆喝和无数双指印中,短短三日,消失得一干二净。
荒芜的田埂被重新踏出小路,土地迎来了新的主人。
新昌县那些小地主们,却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钟家偌大的家业,被县主用“官田”这把软刀子,无声无息肢解的惨状,犹在眼前。
如今,县衙竟免费放地,只需交税。
这对他们赖以生存的租佃关系,无异于釜底抽薪。
“再这样下去,佃户全跑光了,谁还来租我们的田?”
“五成租子?人家官田只收税!我们拿什么留人?”
“降!必须降!降到五成,或许还能稳住些老实人!”
“对,降到五成!总比地荒着,一个子儿都收不上来强!”
田地分派完毕,沈嘉岁心中那根弦,却绷得更紧了。
她深知粮食乃万民之本,也深知自己于此道近乎无知。
坐困愁城不如求教于野。
她命人寻访县内,重金礼聘了十几位老农。
这些土地上的活化石,被恭恭敬敬请入县衙后园辟出的“农事房”。
“育种是根本。”为首的老农王伯,声音沙哑,“种子孬,再好的地,再勤快的人,也打不出好粮。”
沈嘉岁颔首表示赞同,将官仓中品质最好的存粮划拨出来,交由这群老把式亲自筛选、晾晒、处理。
她不懂具体门道,只给要求:要能抗病能多打粮的良种。银子,县衙出。
种子在农事房精心伺候下渐渐饱满。
当第一批处理好的良种分发到领了官田的农户手中时,田野间最后一点荒地也被翻垦完毕。
泥土的腥气混合着青草的气息,弥漫在春风里。
然而,沈嘉岁策马巡视田埂时,紧锁的眉头并未舒展。
她看到的景象,让她心头沉重。
笨重的直辕犁,需两三人合力才能拖动,老牛呼哧带喘,扶犁的汉子更是汗流浃背,脊背弯得像张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