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声音平静,
“种着看。每日记录生长情状,一叶一茎,皆不可漏。
朕……倒要瞧瞧,恪儿口中这‘活命金疙瘩’,究竟是何模样。”
“臣遵旨。”
司农寺卿连忙应下,心中暗暗叫苦,让一群内侍种地还要天天记叶子茎秆,这差事着实古怪。
关内道,一处被蝗灾扫荡过的村庄。
田地龟裂,残留着被啃光的禾茬,一片灰黄死寂。
几个面黄肌瘦的村民围在地头,眼神麻木而怀疑。
一个“农技队”的小伙子王栓子,正卖力讲解,举着切好的土豆块:
“大叔大婶们!看好了!芽眼朝上!就这么放!
盖土一指头深就够!苗出来还得堆土做垄……”
“后生啊,”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蹲着,粗糙手指捻着灰土,声音沙哑,
“这……土疙瘩,真能顶粮食?
别白费力气,糟蹋了这点好地……”
王栓子想起杜明月的嘱咐,急道:
“赵老爹!您信我!也信恪王殿下!
这土芋,耐旱!好活!
您看这地,别的庄稼难了,可它行!
秋天收上来,一亩地能顶好几亩粟米!
煮着吃、蒸着吃都顶饿!
夏种土芋,秋收千斤!活命就在眼前呐!”
他边说边麻利示范,将种块摆好,覆上薄土。
动作虽不如老农熟练,却透着热忱。
村民们将信将疑,看着那绿莹莹的芽眼,想着“秋收千斤”那渺茫的希望,终究还是跟着王栓子,笨拙又小心地开始模仿。
死寂的田地里,响起了翻动泥土的声音,微弱,却带着挣扎求活的韧劲。
日子一天天过去。
近乎绝望的等待中,点点嫩绿顽强顶开板结的土皮,在烈日下探头。
接着,那绿色迅速蔓延铺展,一片片心形叶子舒展开,在贫瘠土地上织成生机勃勃的绿毯。
它们似乎真的不挑地方,耐旱扛贫,只需一点水分和阳光,便回报以惊人的生命力!
“活了!真活了!”
“看这叶子,油绿油绿的!长得真快!”
村民们奔走相告,麻木的脸上第一次绽开笑容。
他们像呵护珍宝一样呵护着这片绿色希望,学着农技队员的样子,小心堆起土垄,拔除杂草。
这片绿色田野,成了灾后最动人的风景。
长安近郊,恪记专属的示范农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