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放下密报,对长孙皇后叹气:
“观音婢,你看恪儿…行事每每出人意表。
教化万民,本是朝廷之责。
他大张旗鼓,以商贾之财,行朝廷之事,僭越了。”
话语里是沉甸甸的疑虑。
没有下旨阻止,也没有认可。
无形的压力笼罩下来。
李恪没空理会这些。
主楼骨架拔高,他心里的火越烧越旺。
太慢了!
工匠的子女,泥地里打滚的穷孩子,一天也等不起!
“冲子!”李恪在工棚找到捧着大海碗吃面条的长孙冲,
手指戳在地图角落,“这里!主楼东边空地!
别等主楼了!立刻!用水泥和砖,起几间平房!
要快!要结实!要大窗户!”
长孙冲差点呛住:“咳…哥!现在?主楼刚理顺…”
“就现在!水泥砖头现成的!三天!我要看到能用的教室!”
李恪斩钉截铁,“孩子们等不了!明天开始招人!
工坊够年龄的孩子,附近穷苦人家愿意来的,都算上!
第一批,一百个!”
李恪的意志是最高指令。
工地分出一支小队,扑向空地。
搅拌水泥,砌砖墙,铺梁架…
水泥建筑的恐怖速度再次展现。
三天!几间灰扑扑、方方正正、墙壁厚实、窗户巨大的平房,
稳稳落在主楼骨架旁。
简陋,坚固,阳光能洒满室内。
杜明月进展带着文雅的效率。
她利用才名和父亲杜如晦默许的人脉,
搜寻“有真才实学、不守旧、肯做事”的人。
她亲自拜访,言辞恳切,描绘李恪“有教无类、格物致用”的蓝图。
王孝通,老算学博士,精通算学,不善钻营。
听到“算学致用”、“传道于黎庶”,他浑浊的眼睛亮了,立刻点头。
孙娘子,五十多岁,经验丰富的稳婆,懂些草药。
一听教娃娃“洗手防病”、“认得救命草”,她拍大腿答应:“成!这活儿积德!”
几位落第寒门秀才,学问扎实,家境贫寒。
杜明月许以温饱束修和“教化蒙童”的体面,他们成了启蒙先生。
恪记工坊几位顶尖老师傅,识图纸,懂度量衡。
李恪亲自说动,答应抽空教“看图”、“量物”。
开学日,阳光格外好的清晨。
一百多个孩子,六岁到十二岁不等,
被父母或管事领着,怯生生聚集在灰色平房前。
大多是恪记工匠的孩子,小脸干净,穿着统一发放的粗布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