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轰——隆!!!”
一声闷雷似的巨响!
窑炉猛地炸开个大口子!
灼热的炉料混合着碎石块喷溅四射!
硝石过量遇上高温,炸了!
幸亏工匠躲得远,只留一地狼藉和漫天烟尘。
管事面无人色,瘫在地上抖如筛糠。
荥阳郑氏庄园。
窑里倒是烧出了一炉颜色还算均匀的白色固体,看着像粗劣的玉石。
“成了?!”郑氏家主心头狂喜。
工匠上手去取,那“宝贝”却像干透的泥坯,手指一捻,簌簌化作细粉!泼点水上去,更是眨眼就融成一滩浑浊的泥浆!
过量盐分彻底毁了它。
“混账!!”郑氏家主瞪着满地泥汤和那份记录着天价原料采购的账单,眼前阵阵发黑,喉头腥甜翻涌。
短短几天,“世家豪门偷学蜀王烧琉璃,结果烧出怪渣/炸塌窑炉/弄出遇水就化的白泥”的爆炸性消息,伴随着各家仆役惊恐的议论和工匠们压不住的闲话,像长了腿一样跑遍了长安城每个角落。
“听说了没?太原王家烧出来一堆五颜六色的怪渣滓,跟被鬼啃过似的!”
“清河崔家才叫惨!窑都炸上天了!那动静,半个长安城都听见!”
“荥阳郑家?嘿!烧出一堆白面子,下场雨全泡汤了!银子全打了水漂!”
“哈哈哈!该!让他们眼红蜀王殿下!点石成金的本事是那么好偷的?这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酒楼茶肆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把世家老爷们气急败坏的糗态编成了活灵活现的段子。
世家们引以为傲的脸面和声望,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烧窑大戏”里,彻底成了长安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料。
账房先生们对着巨额亏空的账本,更是愁得直薅头发。
恪记工坊核心窑区,却是另一番景象。
王铁头绘声绘色地讲着外面传疯了的世家笑话,李恪只是淡淡一笑。
坑挖好了,跳不跳是别人的事。
他心思都在眼前的技术攻关上。
“铅粉的比例,再调精确点。”李恪指着配料区,“这东西金贵,多了浪费,少了玻璃光泽和韧性都不够。”
“草木灰,”他转向处理原料的工匠,“淘洗是关键,多过几遍水,把铁渣杂质淘干净,烧出来颜色才正,气泡也少。”
他走到一座新砌的、长条形的试验窑前——这是专门为烧平板玻璃设计的。
“火候要匀,”李恪反复叮嘱经验最老的烧窑师傅,“升温降温,都要慢!尤其是降温,千万急不得!一急,这块大玻璃板就得四分五裂!”
“咱们不急,”他强调,“稳字当头!哪怕十天半月只烧成一块,只要它是平的、透的、没大气泡,就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