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满之后,阴气生长也是如此。
四月是乾卦终结之时,称为‘满’,如同《易经·姤卦》初六爻辞‘羸豕孚蹢躅’(瘦弱的猪躁动徘徊,象征阴气初萌却力量微小)、《坤卦》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脚踏薄霜便知坚冰将至,象征阴气渐盛),‘羸豕’‘履霜’比喻‘小’,‘蹢躅’‘坚冰’比喻‘满’。
《易经》在事物‘已生’之后警示隐患,历法在‘一阴方萌’之初预见未来,体现了深远的忧虑和预防意识。
小雪之后是大雪,但只有‘小满’而无‘大满’,其中的深意(凡事忌满)可想而知。
至于三月中气‘谷雨’、五月中气‘芒种’,这两个节气专门针对谷物而言:谷物生长始于春季,得木气滋养,枯萎于秋季,因金克木。
麦子成熟于夏季,播种于秋季,得金气,成熟时受火克金(火代表夏季)。
六月节气‘小暑’、中气‘大暑’,夏至之后暑气已盛,却仍分‘小’‘大’,是因为《易经》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交替形成岁月。
上半年可统称‘暑’(阳气为主),下半年可统称‘寒’(阴气为主),正月是暑气开始,十二月是寒气终结,‘大暑’‘小暑’只是上半年的称谓。
六月中气是暑气极点,故称‘大暑’,未到极点则为‘小暑’。
七月中气‘处暑’,是暑气终结、寒气开始之时,‘大火’(星宿名,即心宿)向西偏移,暑气在此隐藏,‘处’即‘隐伏’之义。
八月节气‘白露’、九月节气‘寒露’,秋季属金,金色白、金气寒,‘白’是露的颜色,‘寒’是露的气息,先有白色露水,后有寒气,体现渐进过程。
九月中气‘霜降’,是露水因寒凝结成霜。
立冬之后是‘小雪’‘大雪’,寒气始于露,盛于霜,终于雪,霜前为露(由白转寒),霜后为雪(由小到大),都是渐进过程。
最后是‘小寒’‘大寒’,《诗经·豳风》说‘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十一月寒风呼啸,十二月寒气凛冽),‘觱发’形容风寒,对应十一月后的‘小寒’。
‘栗烈’形容气寒,对应十一月底的‘大寒’。
总体而言,上半年节气主‘生长’,如雨水、雷(惊蛰)、风(清明),都是生发之气。
下半年节气主‘成熟’,如露、霜、雪,都是成敛之气。
下半年多描述天时,少提农时,因为农时最紧要的是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