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们现在在看一些影视作品或者小说中,可能由于作者或者编剧本身军事水平有限,也缺乏一定的战场积累。在对战争的描述上,往往侧重于情绪或者是人数,很难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包括我们这些读者,也只是为了“爽”,没有考虑战争的真实性和残酷性。战争是没有道德可言的。
如果两军交战真的就是拼人数,何必去选将练兵,何必去修建堡垒等军事设施。攻城掠寨绝不是一股脑的去冲,对面也不是傻子。还有就是所谓的士气,不是主角喊两句,士兵就不要命了,士兵又不是傻子。在面对战争的尸山血海时,没有哪个人可以内心没有一点波澜,更何况战争真的会死人,而且是在自己眼前一个接一个的死去。
穿越小说里,主角带兵一吼:“给我冲!”然后士兵就一窝蜂往城门跑,火油泼、云梯架、门砸开、敌军一溃。但历史上的攻城从来不是“一冲就破”的游戏,而是一个综合性、专业化、消耗极大的系统工程。
攻城包括:
侦察地形(找软肋);
修建器械(投石机、攻车、云梯);
平整战场(移除壕沟、乱石);
组织工兵(挖掘、搭架);
分配分段(主攻、副攻、掩护);
后勤保障(粮草、饮水、伤员运输);
心理战、情报战、策反战;
这些准备搞不定,你就算士兵一万,也只能对着高墙干瞪眼。攻城战绝不是“喊一嗓子就冲上去”,它比野战更考验综合国力与工程能力。
城墙不是摆设,一米一米啃都难。
古代的城墙,不是纸糊的背景板,而是战略防御重器:
战国-汉代:夯土城墙,高厚数丈,底宽十数米;
唐宋时期:砖包夯土,高可达七米;
明代:大型石砖城墙,如南京明城墙,厚度超过15米,抗攻力超强。
你主角说“带锤子砸门”?人家城门是包铁大门、双层夹芯、门闩粗如腰,门后还有“瓮城”,你破一道,后面还有一道。
唐代《守城录》说:“敌攻门者,以铁锁横闩,铁戟刺缝隙,油烬泼洒,门坚如石。”
没攻城锤、投石机、火炮,光靠人堆根本破不开,人越多死得越快。
没有攻城器械,靠人力就是送死。历史上攻城,必须靠器械:
投石机:用以轰击敌军、防御塔、城门;
云梯:高架木梯,让士兵登墙;
攻城车:带轮铠车,保护冲门士兵;
掘地锥:挖地道掏空城基;
火炮/火箭:后来成为主力火力支援手段。
这些不是你喊两句就造得出来的:
投石机光一根机柱要两三个成年男人合抱;
云梯需特别木材,太短太陡全军覆没;
攻城车要上铁皮挡火油,结构超复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