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灾年发放须凭上司公文和印信。
如有虚报、盗粮、串通民贼、隐瞒霉粮,则处以重罚,轻则削职,重则流放乃至斩首。
穿越者想“假公济私”“民间搞仓”?一查账本、验粮封条,满门皆入大狱。
五、发粮程序复杂,不是说发就能发
即便是灾年,也不是想发粮就发。官仓赈灾,需层层审批:
由地方呈灾情文书;
州府派员勘灾;
上报省部级核查;
批准放仓,派员监仓发放;
粮仓开封前须张榜告示,公证封条;
每户发放按“丁口”“劳力”等定额发;
事后还要账本对照、写成“赈济录”。
整个程序繁复到极致。穿越者一个“我看你们饿了,来,粮给你们”,抱歉,这不叫仁政,这叫“私擅官粮”,要杀头的。
六、储粮动用要避开政治陷阱
“发粮”这件事,看起来是德政,实际上是政治。朝廷最忌地方官或宗族地主私设粮仓,“养民心、养势力”,削弱中央威权。
例如:
唐代安禄山私建粮库,朝廷事后下令全部没收;
北宋范仲淹推广义仓,朝中保守派极为忌惮;
明末李自成攻城靠的是“分仓赈民”,反成民变基础;
清初地方豪绅“募仓济民”,被抄家查税。
你想借仓储“赢得民心”?民心刚到,官兵就到了。
七、仓储易被军队强征,粮为兵本,政权最怕粮落民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军政关系中,粮是核心资源。任何政权对粮食控制都近乎偏执:
宋代禁民间私存粟超三十石;
元代重兵驻仓,民不得近;
明代强征地方义仓作军储;
清代大灾之年,军粮优先,百姓“望仓而饥”。
穿越者想搞仓储“安邦济世”?先问朝廷敢不敢让你积粮自保。积粮未必自保,积粮可能招祸。
八、仓储背后是税制配套,发粮不是慈善,是财政工程
常平仓、社仓、义仓、太仓的粮从哪来?从税来。也就是说,你得先收得起“租调”、“丁粮”、“田赋”,才能入仓。
你不掌握税收,就没有合法入粮来源。你私收?那就是“民间私征赋税”,立刻入狱。你靠捐?民间那点银两能撑几年仓储运营?现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