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假设你是个中等农户,有几亩薄田:
一亩地好年景产粮约200斤,交税、抽租后,能留给自家的不过100斤左右。
农家需口粮、交税、修缮、红白喜事、添置衣物,哪年都花销大。
一个勤劳农户一家五口,除非天年特别好,一年最多攒下几钱银子(1两银=10钱)。
就算家里再省,一年攒半两银已属难得。
那要买一亩好地?得攒上十年八载!如果想买十亩地,那得是几十年的积累,还得保证家里无灾无病、无意外,才能攒下那笔钱。
3. 一两银子有多难挣?
穿越小说爱写“一两银子不过是普通工匠几天工钱”,但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
——明清一两银子,大约能买粮二三百斤,可养一家五口吃两三个月。
——一般长工月钱不过五六钱银,一年能攒下一两已属不易。
——小农户卖余粮换银子?一般也就是收成好年景才卖得出,平时余粮都不够自家吃。
所以,一两银子对农民而言,是大数。买地?谈何容易。
穿越主角动不动就写“买田置地、遍地封疆”,好像地随便都有人卖,随便都买得起。这其实是对古代土地市场的误解。
1. 土地流转有限
土地是生存的根本,大多数农户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卖地。一般卖地的只有以下几种人:家道中落的读书人(卖田救急)、被债主逼迫的贫户、因灾荒无力耕种者。
而这些地,往往都被地方豪强、地主抢先买下,小农户根本竞争不过。
2. 买地需要人脉和资格
很多地方有行规、族规,不许外姓买地入籍,防止外来户占地成势。你想买地,还得先托宗族、乡绅出面担保。
明清不少地方就有这样的规定:“外乡人不得买地开田,违者族罚。”穿越者空降过去,不仅买不到地,说不定还被视作异类排挤。
3. 大地基本掌握在豪强手中
东汉末年曹操就说:“今之富室,大者田连阡陌,小者亦百顷千亩。”唐代以后土地兼并更严重,地主越富越买地,普通人买地机会更少。
清代乾隆年间,江南某县田地的70%以上集中在不足5%的大户手中,小农买地根本是奢望。
地主的财富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是祖上累世积攒的:科举中第,皇恩赐田。官场发财,购置田产。商贾起家,转入田庄。战乱兼并,囤积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