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广州、泉州这些口岸城市,从未荒废过,对外贸易从未真正断绝。
清朝的“一口通商”虽然集中在广州,但也只是集中管理、控制外商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闭关。事实是,广州一口之地的对外贸易量依然惊人,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成为清朝财政的重要支撑。
最后,闭关是被动应对,不是夜郎自大的选择。
国家政策的决定怎么可能完全由皇帝个人喜好决断,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大臣了。穿越小说往往把闭关写成古代皇帝的“蠢政”,其实真正的闭关政策,往往是复杂环境下的被动应对。
明代海禁:主要是为了防倭寇。倭寇猖獗时,东南沿海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只能加强海防、限制民间出海。
清代闭关:防范西方殖民扩张。18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开始显现端倪,清廷一方面自大,另一方面也确实担忧引狼入室。
所以,闭关更多是出于安全考量、稳定国本,而非主观的“看不起洋人”。而且闭关从未彻底执行成功,民间的贸易、交流一直存在。
很多小说写主角穿越后搞开放,瞬间国富民强、财富滚滚来。这其实忽视了两个基本问题:
1.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开放需要港口、造船、航海、商业组织、法律保障、金融体系等配套,你光有“开放”口号不够。
2.国际局势和竞争能力:你真开放了,能竞争得过当时的强国?宋元明的对外贸易做得好,是因为瓷器、茶叶、丝绸等产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清中后期开放不力,是因为技术落后、产品不值钱、政治僵化。
所以穿越者搞对外贸易,也要考虑时势、国力和综合条件,远不是喊两句口号、开几个口岸就能成功。
穿越小说中常见的“闭关锁国误区”,实际上是历史被片面化、戏剧化了。真正的古代中国,绝大多数时期都与世界保持交流往来,通过丝绸之路、海上贸易,把瓷器、茶叶、丝绸送到世界各地,也吸纳外来的货物、宗教、技术。闭关只是特殊时期、特殊背景下的权宜之策,而不是民族的“性格”。
所以,下次别再觉得穿越过去搞个海外贸易就是天下唯一的“发财秘诀”。真正能改变国家命运的,从来都不只是开不开放,而是时代的综合国力、社会组织能力和全球格局的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