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 大周王朝,饥荒四期,战祸不断。治下百姓民不聊生,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穿越而来的张平,成为了农家的三小子,一个挥霍无度的穷酸秀才,家里还有个娇滴滴的小白花娘子。就在张平思索着,该如何带一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时候。……灵泉空间?那我可就不困了!...
- 爱吃鱼的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文馆内。
李承乾的“三司”体系,已经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高效地运转。
马周的参谋司,源源不断地,将大唐各地的民生、经济、乃至官场秘闻,汇总分析,呈于案前。
李纲的执行司,将太子的每一道命令,都转化为具体的政令,有条不紊地推行下去。
而内卫司,则像一团无形的阴影,笼罩在长安城的上空,监视着所有潜在的敌人。
这一日,马周将一份刚刚拟好的奏疏,恭敬地呈送给了李承乾。
奏疏的标题,正是——《请旨东征疏》。
其内容,与李承乾之前所谋划的,一般无二。
先是痛陈高句丽屡犯边境之罪,再是彰显大唐国库充盈、兵强马壮之威,最后,以太子之名,恳请陛下恩准,由东宫自筹钱粮,组建“东征先锋营”,为大唐开疆拓土,扫平蛮夷。
整篇奏疏,辞藻华丽,气势磅礴,充满了“忠君爱国”的赫赫大义。
“殿下,”马周沉声说道,“此疏一上,必将震动朝野。以军功立威,本是皇子固本之良策。”
“但……您此举,是要‘自建一军’,这已触及君王之大忌。陛下他……会同意吗?”
李承乾看着那份奏疏,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
“他会的。”
李承乾站起身,缓缓分析道:
“其一,高句丽,乃是父皇心中,一根拔不掉的刺。前隋三征高句丽,皆是惨败而归,损兵折将,国力耗尽,最终导致亡国。”
“父皇他,雄才大略,一生自比秦皇汉武,他又岂会容忍,这区区蛮夷,在他眼皮子底下,耀武扬威?”
“征高句丽,是父皇迟早要做的事。孤,不过是提前,将这个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其二,此战,最大的难题,并非是军事,而是……钱!”
“父皇虽然通过‘盐引’之法,看到了国库增收的希望,但这笔钱,尚未完全到账。”
“而一场倾国之力的大战,耗费何等巨大?父皇他,心中也没底。”
“而孤,现在,主动提出,‘自筹钱粮’!这等于是在告诉父皇:爹,您别担心钱的事,打仗的钱,儿子我,全包了!您说,天底下,有哪个皇帝,能拒绝得了,这等‘免费’的午餐?”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父皇,他现在,最忌惮孤什么?忌惮孤权势日重,忌惮孤在朝中影响力太大。”
“而孤,主动请缨‘出征’,远离长安这个政治中心。这在他看来,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