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封锁公主府并未让明凰成为困兽,
她的影响力,如同无形的蛛网,早已渗透到朝堂的某些角落,
刑部尚书李严的书房内,一盏孤灯下,
李严反复看着那份“偶然”得来的誊抄稿,眉头深锁,
纸上关于“乡贤正”的职能设定极其新颖务实,将教化与基层治理、经济引导完美结合,远非空谈;而引用《盐铁论·授时篇》中关于官府在农时指导、技术推广方面的责任来佐证“富民乃教化之基”,更是冷僻却精准无比!
这绝非死记硬背或提前演练能写出的东西,里面蕴含的是真正的思考、洞察和创造力!
“公主……这是在提醒老夫,莫要被表象蒙蔽,要看文章本身的神?”李严喃喃自语。
他素来以刚直着称,但也爱才惜才。
这份誊抄稿,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他开始重新审视“舞弊”的可能性,对文若那场悲情戏也产生了更深的疑虑。
与此同时,大理寺卿赵正清也收到了类似的“提示”。
他更谨慎,但同样被文章本身的深度所震撼,他秘密召见了心腹,下令在调阅陈九原卷时,必须重点核对这两处细节的书写状态——是流畅自然,还是刻意模仿?墨迹渗透的层次是否一致?这将是判断是否“默写”的关键!
明凰并未直接联络柳方正,但她通过一位与柳方正交好、且对“经世致用”理念深表认同的翰林院老学士,传递了景帝旨意中“若有构陷,夷其三族”的森然警告,以及“朝廷正值江南水患、漕运梗阻多事之秋,栋梁之才若因构陷而折损,乃国之大殇”的沉痛提醒。
这位老学士在清流小聚中,语重心长地叹息:“诸位,文若先生痛悔,固然令人唏嘘,然三司会审在即,陛下旨意森严,意在彻查真相,而非仅平息物议。
吾辈清流,持身以正,更需以国事为重,若因一时激愤或门户之见,蒙蔽双眼,未能明察秋毫,致使真才蒙冤,奸佞得逞,岂非同样有负清流风骨,愧对天下苍生?
柳公,令嫒乃关键人证,当此之时,唯有据实二字,方能不负陛下所托,不负清流之名啊!”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部分被文若悲情裹挟的清流头上,也重重地敲在了柳方正的心上。
当孔希声串联御史台磨刀霍霍,弹章如雪片般飞向皇宫时,明凰并未坐以待毙。
她以“避嫌”为由闭门,却并非龟缩。
一封措辞恭谨却锋芒内蕴的奏章,由公主府长史亲自送入通政司,直呈御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