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章 寒夜星火
陈铁匠的风箱在子夜时分拉得格外沉,火星子溅在青灰色的砖地上,像一串即将熄灭的叹息。院墙外,日伪军巡逻队的皮靴声橐橐而过,伴随着几句含混的日语咒骂,惊飞了屋檐下栖息的麻雀。
他放下手中的铁钳,那是刚打好的半截刺刀,刃口还泛着淬火后的蓝紫色。隔壁王婶家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十三岁的虎娃猫着腰钻进来,棉袄兜里鼓鼓囊囊的。
“陈叔,”虎娃的声音压得像蚊子叫,把怀里的东西往桌上一倒——五个冻得硬邦邦的菜窝头,还有一小卷用油布包好的纸,“我娘说,东头粮库今晚换岗,新来的伪军班长是咱邻村的,能塞两句话。”
陈铁匠拿起油纸展开,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画着粮库的地形图,角落里标着“岗哨三班倒,戌时交接最松”。这是三天来他收到的第四份情报,全是沦陷区百姓用最原始的方式传递出来的。
三天前,抗日游击小队突袭了镇西的户籍登记处,一把火烧了半屋子档案。那天陈铁匠正在街上摆摊,亲眼看见三个游击队员背着枪,猫着腰从巷子里冲出来,子弹擦着他的铁匠摊飞过,在铁板上打出一串火星。最让他心惊的是,其中一个队员中弹倒下时,旁边卖豆腐脑的张大爷扔下扁担就扑过去,用围裙按住伤口,对着追兵破口大骂。
“那血啊,红得像刚泼的辣子油。”陈铁匠后来跟虎娃娘念叨时,手还在抖,“可张大爷愣是没松手,直到游击队把人拖走。”
日伪军的报复来得很快,第二天就挨家挨户搜查,抓走了十几个“形迹可疑”的人。陈铁匠藏在柴房里的铁砧都被砸了个坑,但他看着窗外巡逻队狰狞的面孔,心里那点被恐惧压着的火苗,反而“腾”地一下烧起来了。
第二章 墙缝里的光
李桂芬把最后一捧麸子掺进野菜糊糊里,锅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七岁的儿子小石头扒着灶台沿,眼巴巴地看着:“娘,今天能吃干的吗?”
她摸了摸孩子冻裂的小脸,没说话。昨天日伪军来催缴“良民证”,丈夫因为多说了一句“家里没米了”,就被推搡着撞在门框上,现在还躺在床上哼哼。里屋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是隔壁的刘嫂子在翻箱倒柜。
“桂芬妹子,”刘嫂子抱着一床打满补丁的旧棉被出来,“这床絮还能拆出点棉花,给游击队做绷带总行吧?我男人前天偷偷给他们送过信,说队伍上缺药棉。”
李桂芬接过棉被,指尖触到里面硬邦邦的东西——是一小包盐。在沦陷区,盐比金子还金贵,日伪军管控得极严,谁家要是藏多了,能定个“通匪”的死罪。
“你这是……”她吓得想把盐扔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