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以胡奋为平南将军,出夏口(今武汉),威胁东吴中游防线。
3. 东线(江淮方向):
- 以**司马伷(227-283年,司马炎叔父)**为镇东大将军,出涂中(今安徽滁州);
- 以**王浑(223-297年)**为安东将军,镇寿春(今安徽寿县),直逼建业(今南京);
- 以诸葛靓为右将军,出芍陂(今安徽寿县南),配合王浑行动。
(三)外交渗透:瓦解东吴联盟
司马炎采用**羊祜(221-278年)**提出的“怀柔政策”,在荆州边境与东吴展开“攻心战”:
- 信义治军:羊祜下令“掳获吴人禽兽者,皆还之”,甚至“吴人来降者,欲去皆听之”,赢得东吴民心;
- 经济渗透:开放边境贸易,允许吴人“籴米”,削弱其经济封锁;
- 离间计:利用孙皓猜忌贤臣的弱点,散布谣言,致使东吴名将**陆抗(226-274年,陆逊之子)**遭贬谪,边防无人。
三、西晋灭吴之战:势如破竹的六路进军
咸宁五年(279年)冬,司马炎认为时机成熟,下诏伐吴,史称“晋灭吴之战”。此次战役从279年12月持续至280年3月,仅用三个月便终结了东吴政权。
(一)西线突破:王濬水师的决定性作用
279年12月,王濬率益州水师顺长江东下,以“火炬烧断铁锁,巨筏撞翻铁锥”之计,破除东吴在西陵(今湖北宜昌)设置的**“铁锁横江”防御工事**。其楼船“旌旗满江,威势震天”,沿途攻克丹阳(今湖北秭归)、西陵、夷道(今湖北宜都),直逼夏口。
(二)中线攻坚:杜预的“势如破竹”战术
杜预率荆州军团南下,首先攻克东吴重镇江陵(今湖北荆州)。面对吴军固守,杜预采用**“声东击西”**策略:派偏师绕后袭击乐乡(今湖北松滋),并在长江上游遍插旌旗,虚张声势。吴军主将孙歆率军增援时,遭晋军伏击被俘。杜预趁势横扫荆州南部,“斩吴将伍延,拔武昌(今湖北鄂州)”,切断东吴东西联系。
(三)东线合围:王浑与司马伷的钳形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