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既然圣意已决,大臣们也只能纷纷称是。随后,汉武帝便开始着手安排一系列推行儒术的举措。首先,便是在长安设立太学,这太学的选址、规模、师资等诸多事宜,都需要细细考量。
刘彻亲自选定了一处开阔之地,命能工巧匠开始营建太学。而对于太学的师资,更是从各地征召那些精通儒家经典的大儒。消息传开,不少饱学之士纷纷赶赴长安,渴望能在太学中一展所学,为大汉培养人才贡献力量。
同时,朝廷也开始下令,要求各地郡县推举有学识、品德优良的年轻子弟来长安太学学习,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期望他们学成之后,能回到地方,将儒家思想传播开来,辅助地方治理。
第三章:太学初建成
数月后,太学终于建成。那是一片宏伟的建筑群,红墙黛瓦,飞檐斗拱,透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大门之上,“太学”二字苍劲有力,彰显着它在大汉的重要地位。
太学内,一间间教室宽敞明亮,摆放着整齐的书案和蒲团。庭院中,绿树成荫,还有一方小小的池塘,荷叶田田,鱼儿在水中自在游弋,营造出了绝佳的学习环境。
各地举荐而来的学子们陆续抵达长安,进入太学。他们大多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些学子们身着统一的学子服饰,头戴方巾,见面互相行礼问候,言谈间皆是对儒家经典的见解和对大汉未来的期许。
第一日开课,数位大儒走上讲台,他们手持书卷,先是讲述了太学建立的意义以及汉武帝对他们的期望,而后便开始讲解《论语》《诗经》等儒家经典。学子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提笔记录下重点内容,或是举手提问,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
而在太学之外,朝廷也在大力宣扬儒家思想。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都张贴着宣扬儒家教义的告示,还有官员们在市井之中讲解儒家倡导的孝顺、仁爱等理念,引得不少百姓驻足聆听,渐渐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四章:儒术渐兴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学培养出的学子们开始陆续回到各地。他们有的进入了地方官府,成为了辅佐官员治理一方的得力助手;有的则在乡里开办私塾,将自己所学的儒家经典传授给更多的孩童。
在地方上,尊崇儒家思想的风气日益浓厚。邻里之间,若是发生了争执,人们开始用儒家的“礼”来化解矛盾,不再像从前那般争吵不休。百姓们也更加注重孝道,家中长辈备受敬重,赡养老人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