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汉初兴》
第一章:定都之议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汜水之北的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一片肃穆又透着喜庆之色。刘邦身着龙袍,头戴冕旒,在群臣的簇拥下,举行了称帝大典,国号定为汉,史称西汉。自此,刘邦开启了属于他的帝王篇章。
刚称帝时,刘邦把都城定在了洛阳。洛阳城,自古便是繁华之地,城郭坚固,街巷纵横,商贸往来频繁。刘邦觉得在此定都,既能彰显大汉的威严,又能享受这现成的便利与昌盛。
朝堂之上,大臣们对于定都洛阳各有看法。张良却微微皱眉,心中思忖着洛阳虽好,但从长远来看,似乎并非最佳之选。一日,刘邦在宫中大摆宴席,宴请群臣,酒过三巡后,话题便又转到了都城之事上。
“陛下,洛阳居天下之中,四方来朝极为便利,且城防坚固,物资充沛,实乃定都的上佳之地啊。”一位大臣满脸通红,举着酒杯说道。
刘邦听了,微微点头,脸上满是认同之色。可就在这时,张良站了出来,恭敬地行了一礼后道:“陛下,臣以为不然。洛阳虽有诸多好处,可从地势与战略角度而言,却有不足。关中之地,东有崤函之固,西有陇蜀之险,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定都关中,方为大汉长治久安之计啊。”
刘邦听了张良的话,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张良向来足智多谋,所提建议皆是从大汉的根本利益出发。可洛阳的繁华他也着实不舍,朝堂上一时陷入了寂静,众大臣都在等着刘邦的决断。
第二章:迁都长安
经过几日的深思熟虑,刘邦最终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决定迁都长安。旨意一下,整个洛阳城都忙碌了起来,官员们忙着安排迁都事宜,百姓们也在谈论着即将要去的那个陌生又充满期待的长安。
长安,当时虽不及洛阳繁华,但有着一种古朴雄浑的气势。那高大的城墙,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历史与未来的使命。刘邦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进入长安时,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皇宫开始大兴土木,要建造出符合大汉威严的宫殿建筑群。工匠们日夜劳作,一块块巨大的砖石被搬运堆砌,雕梁画栋在能工巧匠的手中逐渐成形。而刘邦也没闲着,他开始召集大臣们商议治国理政的诸多事宜。
首要之事便是如何安置那些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们。朝堂上,武将们各个意气风发,都盼着能得到丰厚的赏赐和高位。刘邦看着这些功臣,心中既有感激,又有着一丝隐忧。他深知这些人功劳巨大,可若不加约束,日后恐生事端。
于是,刘邦开始分封诸侯,将土地和爵位赐予他们。韩信、彭越等大将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可同时,刘邦也在暗中谋划着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他不想让大汉重蹈周朝分封后诸侯割据的覆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