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她想起边北军营的马夫老张,只会给马刷毛,却看不懂马匹的健康报表;想起青云村的菜农,种了一辈子地,却不知道为什么沙壤土种出来的黄瓜更脆。这些都是经验,却不是“知识”——而知识,是能传下去、能教给更多人的。
“可找谁教呢?”林夫人剥着葡萄皮,“村里的老先生们懂草药,懂种地,但不懂你说的那些‘新学问’。”
“可以请人来教,也可以自己教。”林悦的眼睛亮了起来,“我们可以开个学堂,就叫‘青云村技术学校’,专门教这些实用的手艺。医馆的老先生可以教草药辨识,我可以教怎么用听诊器,小超……等联系上他,可以让他多给我点技能教学用的教材。”
林夫人看着女儿越说越兴奋,葡萄皮都剥到了手上:“这想法是好,可有人来学吗?大家忙着种地、看病,哪有功夫上学堂?”
“怎么没人来?”林悦指着院外,“李医师为了学用听诊器,能跟赵医师吵三天;菜农王婶上次问我黄瓜怎么增产,追着我从菜园到医馆;连军营的哨兵,都想知道怎么保养盔甲不容易生锈。他们不是不想学,是没地方学。” 她拿起笔,在一张废纸上写写画画,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在安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
林悦在纸上写下第一行字,笔尖顿了顿:“技校不能像书院那样教之乎者也,得教能当饭吃的本事。” 比如给医馆的学徒开“器械课”,教他们怎么用听诊器听心跳,怎么看体温计的刻度,学会了就能在医馆当帮手,挣工钱;给菜农开“种植课”,教他们分辨土壤肥瘦,怎么给番茄打杈,学会了能多收菜,多卖钱。 “就像给饿肚子的人递馒头,”林悦笑着说,“他们知道学了有用,才会愿意来。”她想起李医师刚才那副“求器械”的样子,要是告诉他学会用听诊器能优先用新器械,保管第一个来报名。
第二行字刚写一半,院外传来白羊的大嗓门:“林哥!听说你回来了,我就赶过来咯,那个黄瓜又丰收了,要不要送点到医馆?” 林悦探出头:“送两筐来。”
她转回头对母亲说:“你看,教具都不用买。” 菜园的黄瓜、番茄可以当“种植课”的教具;医馆的旧听诊器、坏体温计可以当“器械课”的教具;甚至军营淘汰的旧盔甲,都能拿来教大家怎么修补。老师也不用外聘,村里的老匠人、医馆的老先生、甚至林悦自己,都能上台讲课。 “场地更简单,”林悦指着不远处的晒谷场,“天晴了在谷场上课,下雨了就借村里的祠堂,一分钱不用花。”
优势三:能聚人,人心齐了好办事。
优势四:能留才,年轻人不用往外跑。
优势五:能传代,手艺不会跟着人走。
优势六:制造有良、精细的用具。
晚饭时,林悦把写着“青云村技校”优势的纸铺在桌上,附上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