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课程答辩时,他们的齿轮剪纸机突然投影出太奶奶和祖父的答辩场景。"1980年他们也做了同样的设计。"林晚指着投影,太奶奶的剪纸稿和他们的设计图完全相同,祖父的修表工具散落在工作台上。此时剪纸机剪出的桑皮纸自动拼出邮戳,戳心嵌着他们的合照。
答辩席的桌角刻着行小字:"所谓跨学科,是在艺术与机械的缺角处,找到邮戳的中轴线。"当林晚和沈星河的指尖同时触到桌角,整个教室的灯光组成邮戳形状,戳心是他们的影子,而戳边缘的空白处,慢慢显形为祖父的字迹:"知识的邮路没有边界,就像爱情的齿轮永不停歇。"
三、校园科技节的邮戳挑战
(一)机器人邮戳赛的时光坐标
科技节的机器人挑战赛,题目是"按邮戳轨迹运送石榴籽"。林晚和沈星河的机器人按照太奶奶的邮戳齿孔编程,在终点线盖下邮戳的瞬间,机器人屏幕显示1980年的比赛画面——太奶奶和祖父的机器人正在完成同样的任务,连机械臂的摆动角度都完全相同。
机器人的储物舱里掉出封信,太奶奶写道:"2012年科技节,石榴籽的重量=邮戳的齿孔数×17。"他们称出石榴籽重17克,对应邮戳的17个齿孔。此时赛场的大屏幕突然组成邮戳形状,戳心是他们的机器人,而戳边缘的空白处,慢慢显形为太奶奶的剪纸图案。
(二)3D打印的邮戳传承
3D打印实验室里,他们用太奶奶的邮戳模具打印微型邮戳。当模型完成时,打印机突然调出1980年的3D设计图,和他们的模型误差不超过0.1mm。"太奶奶说,3D打印的层厚要等于邮戳的纸纹厚度。"沈星河指着参数,0.17mm正好是桑皮纸的厚度。
打印件的底座刻着太奶奶的字迹:"科技会变,邮戳的本质不变——那是用耐心拓印时光的勇气。"此时实验室的所有3D打印机同时亮起,投影出太奶奶和祖父的研发场景,他们正在手工雕刻邮戳模具,和林晚、沈星河的3D打印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四、毕业实习的邮戳线索
(一)墨源镇修表铺的时光齿轮
暑假在墨源镇修表铺实习,林晚在老怀表的机芯里发现枚特殊齿轮,齿纹是邮戳的齿孔形状。"这是1980年的邮戳齿轮。"沈星河拆开机芯,齿轮孔里卡着片桑皮纸,纸上用炭笔写着:"实习的终极任务,是在荷池找到邮戳的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