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板眼光长远。”
马世民认真地说:“确实如此。”
“这几年,本港的财团都在拼命收购九龙边缘和新界的土地。”
“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
“有老板带头,我很有信心带领会徳丰和港灯跟上老板的步伐,完成老板的目标。”
手里握着大量地皮,
背后又有银行支持,
陆尘这下等于拿到了一对王牌!
等马世民匆匆离开后,
陆尘对黄世同说:“同叔,查一查哪些公司手里握着大量地皮,合适的时机,可以考虑收购。”
既然要搞地产,
手里的地皮当然是越多越好。
现在拿地皮的方式无非就几种:
拍官地、收旧楼,或者从现有商业公司手里拿地。
拍官地的话,
竞争的人太多,不一定能拍到,
而且数量也有限。
收旧楼、旧屋倒是不错,
比如相江区有很多房子是五六十年代建的,
年头老,楼层也不高,
收过来后,根据容积率的规定,
最差也能翻建五倍面积!
而且这些老房子的位置都不错,只要价格合适,
收益也挺可观。
比如四大家族中的恒基就最喜欢收旧楼然后拆了重建。不过,
这种方式有点麻烦。
效益最大的还是并购商业公司,
从而拿到他们手里的地皮。
本港很多大额并购都是泽哥干的,
比如置地买牛奶公司的事,
包船王买九龙仓,
李黄瓜买和记黄埔……
本质上都是盯上了这些公司手里的地皮。
因为那时候相江人不多,
63.2%的土地都还没开发,
而且当时相江府衙还限高!
没办法往上盖,大家只能横向发展。
80年代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并购,
根本原因就是地产商需要好地段的地皮。
黄世同点头:“没问题。”
“不过,陆先生,”
他问:“今年吃了这么多,是不是……”
本港里和陆尘一样的,
也就只有佳宁集团的陈松清,
一直不停地并购,不停地扩张。
陆尘背着手想了想:“到时候我们根据目标来研究,觉得能吃的就吃,不能吃的,也只能等消化了。”
黄世同笑道:“陆先生胃口还是不错。”
陆尘哈哈一笑:“改天一起打牌。”
“走,咱们去看看个小玩意。”
这个小东西就是点唱机,
刚到货!
63.2%它的结构其实很简单,
有扩音器、麦克风、投币计时器、伴奏磁带,
全装在一个柜子里。
别看这玩意外表不起眼,
但自从它出现以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