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整体重约30多斤,比较现在的盔甲,轻了大概十斤左右,但是防护能力更强,还有更加科学,符合人体力学的重量分布,穿上去后会更加轻松,虽然是轻甲的重量,但是防护能力,不弱于五六十斤一副的重甲。
武器方面,弓箭暂时没有配备,反而是换成了弩,同时弩手配一把长刀。
说到这里,就要讲一下弓和弩的区别,以军中制式一石弓为例,需要五十多公斤的拉力才可以拉开。
这个要求能够淘汰一多半的成年男性,而且你不可能直射一箭就停,所以弓手其实需要很高的身体素质,再加上还需要些准头,一个合格的弓手古代培养出来需要2-3年。
弩和弓一样是发射箭矢,但是因为可以储存动能,所以大概只需要耗费弓三分之一的体力就可以发射一支箭。
更重要的是,弓一石以上没几个人能使用,但是弩可以轻松做到两石以上。
那为什么古代用弓多于弩呢,主要还是弩不易携带,且养护更加麻烦,制作成本也太高,和熟练弓手相比,发射速度更慢等等。
但是这些对杨毅统统不是问题,所以镇岳营的前期远程装备换成弩最合适。
当然,后期有了地盘后,在这边制造火铳才是最好的选择,射速不弱于弩,体力要求几乎没有,火药配方一次到位,钻孔有机床,可以直接跳到米涅步枪,这还是一款前装枪,技术要求低,注意的关键技术就是膛线。
这点对于杨毅来说很简单,有工业机床为何不用,如果真和某些小说中写的,为了形成代差,故意压科技树,那才是无脑行为。
从前膛枪到后膛枪,中间有三四次关键的技术技术过渡,但是,很多都是认知的差距,而不是技术的差距。
只有从无膛线到有膛线,这才是技术技术的一大步提升,加上米涅弹独特的构造,堪称后膛枪之前的巅峰之作,而且这种枪并不怕被学习,一个拉膛线,就足以难死正常的匠人。
就算真的做到了,纯手工之下,又能做几把,又有多少精度。
而这边只需要一台机床,一天钻几千根轻轻松松。而且这个枪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射程。
大虞也有火铳,但是明显没有普及,射程也就一般,百米外杀伤力全看运气,而且动不动就炸膛。
在射程接近弓弩,安全性还要更差的前提下,士兵们对于火铳恐惧大过喜欢。
米涅步枪因为有了膛线,米涅弹提高气密性后,射程翻了一倍不止,500米外还能保持一定的杀伤力。
二百米内精度更是有极大的保证。射程和精度的提高,才是这款终结所有前膛枪的最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