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鹰惊世

孤鹰惊世之致胜淮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十七章

1948年深秋,淮海大地笼罩在凛冽的寒风与硝烟之中。白野随部队急行军至宿县外围,枯黄的芦苇荡里,战士们踩着泥泞的道路,骡马驮着的火炮在夜色中泛着冷光。老周将最新的作战地图摊开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煤油灯的光晕下,密密麻麻的红蓝箭头标注着敌我态势。

“国民党黄百韬兵团退守碾庄圩,构筑了大量钢筋混凝土工事。”老周的手指重重压在地图上,“他们还得到了一批‘特殊武器’支援,前线传来消息,那些武器能释放诡异烟雾,我方战士吸入后会陷入昏迷。”白野闻言,七弦琴残片在怀中微微发烫——黑影组织的气息,他再熟悉不过。

次日拂晓,总攻号角划破天际。白野所在的突击连作为先锋,向着敌人阵地发起冲锋。机枪子弹如暴雨般倾泻,白野挥舞武士刀,将射来的子弹纷纷格挡开,身后的战士们架起云梯,向着碉堡攀爬。突然,碉堡中喷出灰黑色的烟雾,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战士瞬间瘫倒在地,口鼻涌出黑血。

“是黑影组织的毒雾!”白野瞳孔骤缩。他迅速摘下红领巾,将七弦琴残片包裹其中,注入灵力。琴弦震颤间,清越的音波呈扇形扩散,竟将毒雾生生逼退。趁着敌人错愕之际,白野如离弦之箭冲向碉堡,武士刀寒光一闪,削断了敌人的机枪支架,随后一脚踹开铁门,与碉堡内的敌军展开近身肉搏。

在清理完一处据点后,白野在敌军的指挥部里发现了一本密码本。密码本的夹层中,藏着黑影组织的联络密函,上面赫然写着:“以邪术助战,换取时空秘术研究所需的量子仪部件。”白野将密函小心收好,他知道,黑影组织正在利用战争的混乱,搜集完成其邪恶计划的关键道具。

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国民党军调集坦克部队发起反扑。白野望着轰鸣而来的钢铁洪流,想起《黑影秘术破解之道》中记载的“破甲术”。他跃上高地,将七弦琴残片置于地面,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随着灵力的注入,琴片爆发出耀眼的蓝光,地面突然裂开蛛网状的纹路,延伸至坦克履带之下。

“轰隆!”几辆坦克陷入突然出现的地裂中,动弹不得。剩余的坦克调转炮口,对准白野发射。千钧一发之际,林玉瑶的意识在他体内苏醒,一道银色琴弦凭空出现,与七弦琴残片共鸣,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音盾,将炮弹的冲击力尽数化解。

战斗持续了整整十七天。当我军最终突破敌军防线,白野站在碾庄圩的废墟上,看着战士们欢呼着收缴战利品。老周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成功会师,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但同时,他的脸色也变得凝重,“不过,根据情报,黑影组织的人带着量子仪部件逃走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南京。”

白野握紧了拳头,胸前的红星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想起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战友们,年轻的脸庞永远定格在了这片土地上。“老周,”白野望向南方,眼神坚定,“无论黑影组织躲在哪里,我们都要将他们揪出来。解放全中国的道路上,绝不能让这些邪恶势力得逞。”

寒风呼啸而过,七弦琴残片与怀中的密函同时发烫。白野知道,淮海战役只是解放战争中的一场胜利,前方还有更艰巨的战斗在等待着他们。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市:开局重瞳被挖,我以神龙证道!
都市:开局重瞳被挖,我以神龙证道!
富二代叶凡,因父母出车祸身亡,被最信任的母女侵吞家产、挖掉绝世重瞳、被关在地下室如猪狗般受尽凌辱。但天无绝人之路,被恶毒母女沉海时,觉醒机缘,融合神龙之躯,他王者归来,报仇雪恨,并开启了无敌之路。融合龙躯,修炼妙法神通,终将成为神龙本龙,且看叶凡如何在世间无敌,破出世间仍能横推寰宇,掀开热血的无敌之路!...
唐镜
重生八零年:我狂吃能力果实,宠哭妻女
重生八零年:我狂吃能力果实,宠哭妻女
林向东年轻时是个赌鬼,最后孤苦而死。弥留之际,仿佛看到了因为自己而身死的妻女。再次睁眼,他竟然回到了80年代,那个大雨磅礴的夜!林向东疯一样的冲了出去,发誓要救回妻女,重新做人!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带着种菜游戏,重生了。这个种菜游戏,不但能迅速种出各种粮食、蔬菜、水果。升级后,竟然还有养殖场!甚至!有几率产出幻...
小兵头子
活在民国当顺民
活在民国当顺民
开局1945年,杨福平的爷爷闭眼后留下来一封预言信,一口摸不着的棺材,杨福平一家人攒足了劲儿奔着一个目标——活着!...
鲅鱼饺子
都市异能之凌霄传奇
都市异能之凌霄传奇
:平凡大学生凌霄在一场神秘实验事故中觉醒异能,从此被卷入超能力纷争。邪恶组织对他穷追不舍,挚友苏瑶始终陪伴左右。他在异能前辈指引下艰苦修炼,与各方势力周旋,揭开实验背后打开异次元通道的惊天阴谋。从手足无措的少年到守护城市的英雄,凌霄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断突破,最终率领正义异能者粉碎阴谋,用进化的异能照亮都市暗影,续写...
章台杨柳007
我的人生手帐
我的人生手帐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杨庆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