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怀仁脸上刚刚浮现的、因谈论祖国而升起的些微光彩瞬间冻结!
康熙的话语平淡,却字字如锥!他慌忙躬身:
“皇上误会!
吾国君主乃蒙天主之命,治理万民,行教化之事……”
他试图辩解,但康熙的目光已移开,落回奏折上,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说。
“南卿精通火器造作,想必深知其威。”
康熙又一次打断了他的辩解,话题跳转,
“朕问你,西人火器如此精良,其国内百姓……可也人人持有利炮火铳?”
南怀仁冷汗微沁,这个问题更加刁钻!
他斟酌着回答:“回皇上……民间禁绝此等利器。
唯军伍士卒操之。”他想强调秩序的严谨性。
“哦?”康熙终于再次抬眸看他,唇角那抹奇异的温和弧度似乎加深了些,
“军伍士卒皆操利器……那若有野心将帅拥兵自重,甚或其国主横征暴敛激起民变,而民无寸铁……”
他没有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发出一声意义难明的低叹,仿佛在惋惜什么,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诚古之名言也。”
皇帝的语气始终平静温和,甚至带着一丝探讨学问的兴致。
然而,就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康熙内心的冰层却在急速增厚!
每一次南怀仁“坦诚”的陈述,都如冰冷的铁锤,将那坚冰锻打得更厚更硬
——对西方那套“贸易-武备-掠夺-统治”模式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也让他对这个看似忠诚的洋人“传教士”角色下隐藏的、服务于其母国深层战略的本能产生了刻骨的戒备和厌恶!
他诱导着南怀仁讲,细致入微地询问着各种看似关心西方情况的细节:
宫廷制度、宗教裁判所、新教旧教纷争、教皇权力……南怀仁起初有些不安,但随着康熙温和的提问,他渐渐放松下来,甚至带着一些宣教的使命感,将这些视为打动这位东方大帝,展示西方“先进文明”的机会,讲述得越发深入。
他哪里知道,康熙每一个问题都像精准的外科手术刀,在冷静地剖析着西方的弱点、内部的争斗以及那套逻辑中无法自洽的危险悖论。
康熙静静地听着,时而点头,时而若有所思。
他的表情始终温和,甚至偶尔赞许地点评一两句。
但他的心,在一次次“学习”与“聆听”中,早已化作冻彻骨髓的玄冰。
这个西洋人越是在他面前侃侃而谈,展示其背后文明的所谓“优越性”,康熙心中那根名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弦就绷得越紧!
他心中的决断,已如昆仑寒铁,无法撼动
——所有可能动摇国本、威胁未来的潜在种子,都必须被严密控制,甚至……彻底根除!
当南怀仁终于告退离开,康熙依旧维持着那副温和倾听的姿态,直至那洋人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宫门之外。
他才缓缓垂下视线,目光落在御案上那份被朱笔勾画过的奏折上——那正好是一份关于沿海防备海寇及“红毛夷船滋扰”的密报。
他提起朱笔,笔尖在那几个关于西洋夷船的段落上悬停了片刻,然后划下了一道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浓重、凌厉、带着杀伐之气的朱批!
暖阁内,炉香依旧袅袅,寂静无声。只有梁九功侍立在阴影里,清晰地捕捉到皇帝在垂目的刹那,眼底深处掠过的那一丝比西伯利亚寒风还要冰冷彻骨的利芒,心中悚然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