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废墟上的量能实验室
梅雨季过后的第一个晴天,林深站在钢厂遗址的瓦砾堆上。曾经的1号熔炉位置,如今立着量子基金新建的“量能观测站”——圆柱形建筑的外墙由炼钢炉的耐火砖与交易所的电子屏碎片熔铸而成,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与数据交织的光泽。女儿的机械臂被改装成智能摄像头,悬在观测站顶端,镜头正对着上证指数的实时走势图。
“爸爸看,量能像不像钢水?”林妙可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小姑娘正在观测站内部调试设备,“昨天沈爷爷说,判断大盘健康要先看‘量能的黏度’,这和你们以前看铁水流动性是不是一个道理?”
林深摸着墙面凹凸的砖纹,想起第二十四章里那个改变命运的共振奇点。此刻他腕间的百达翡丽已调至“量能模式”,表盘外圈的刻度对应着沪深两市的成交额,秒针每跳动一次,就代表5000万元资金流入市场。“量能确实是市场的血液,”他对着对讲机说,“但光看总量不够,就像炼钢不能只看铁水多少,还要看温度、成分、流动速度。”
二、三维量能模型的诞生
观测站内部,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流动着彩色光带。林深将“熔炉四号”模型接入数据端口,三条不同颜色的曲线开始攀升:
- 红色曲线代表主动买盘能量,对应炼钢时的燃料投入量;
- 蓝色曲线显示被动卖盘压力,类似炉内气体排放的稳定度;
- 金色曲线是散户情绪熵值,通过股吧留言、短视频关键词等非结构化数据计算得出,如同钢水中不可见的微量元素。
“注意看三条曲线的夹角。”沈巍拄着拐杖走进来,他袖口的腕表已换成女儿送的智能手环,屏幕上跳动着机械臂采集的量能波动数据,“健康的量能结构应该像炼钢炉的火焰层次——外层氧化、中层还原、内层高温,每层都有清晰的功能分区。”
林深调出2025年6月10日的大盘数据。当日成交额突破1.2万亿元,但金色曲线突然飙升至0.85的高位,散户追涨情绪达到沸点。“这就像炼钢时突然加大燃料,却没调整通风量,”他在屏幕上划出警示区域,“表面看量能充足,实则虚火过旺,随时可能出现‘量价背离’的喷溅事故。”
三、量能黏度的微观观测
下午两点,观测站的量子显微镜启动。林深将沪深300ETF的逐笔成交数据放大千万倍,那些原本抽象的买卖单竟呈现出类似金属晶体的结构:
- 机构大单如致密的铁原子,排列整齐,移动缓慢但能量巨大;
- 游资中单似活跃的碳原子,在晶体间隙快速穿梭,引发局部能量爆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