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芝加哥联合试训中心 —— 聚光灯下的考验
继首日静态数据测量和部分动态测试后,NBA联合试训进入了更为关键的个人技术与运动能力展示环节。
小曾在小徐的陪伴和指导下,调整好心态,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他知道,这些测试项目的数据,将直接影响球探们对他的评估报告。
首先进行的是投篮测试。
这包括了多个项目:
定点三分投篮(NBA三分线): 在五个不同位置(两个底角、两个45度、弧顶)各投5球,共25球。
小曾深吸一口气,调整着呼吸。
他稳稳地站在右侧底角,接球,起跳,出手,篮球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空心入网!
接下来的投篮,小曾的节奏保持得很好,虽然偶有偏出,但整体命中率相当可观。
最终,他在25次三分出手中命中了17球,命中率达到了68%。
这个成绩对于一个身高超过2米05的锋线球员来说,相当出色,引来了场边一些球探的点头和记录。
移动中三分投篮: 模拟比赛中的接球就投,球员需要在跑动中接球并完成三分出手。
这个项目的难度明显高于定点投篮。
小曾努力调整着自己的脚步和出手节奏,但成功率有所下降。
在20次移动三分出手中,他命中了9球,命中率45%。
虽然不算顶尖,但也展现了他具备一定的动态投射能力。
罚球线中距离连续命中: 测试球员在中距离的投篮稳定性。
小曾在罚球线位置连续出手,姿势标准,节奏稳定。
他连续命中了18球才投失,最终成绩定格在连续命中18球。
这个成绩在同位置球员中属于中等水准。
投篮测试结束后,小徐拍了拍小曾的肩膀:“不错,三分的稳定性很好,移动投篮还需要加强,但已经展现了你的潜力。”
接下来是更考验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测试:
禁区四点移动(Lane Agility Drill): 测试球员在禁区内的横向移动速度和敏捷性。
小曾弯下腰,双眼紧盯前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