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藏龙谷的建设,在朱棣不计成本的投入与铁腕的督管下,展现出了惊人的“燕王速度”。
仅仅三个月,这座隐秘的山谷,便从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轰鸣作响的军工之城。
山谷入口,张玉亲率一千燕山卫精锐,设立了三道关卡。任何进出之人,都必须持有他和燕王共同签发的令牌。营区之内,更是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军法官带着手持朴刀的执法队日夜巡逻,任何一丝懈怠与违规,换来的都是冰冷的军法。
高压之下,是高效的执行。
由道衍制定的“悬赏制”,极大地激发了工匠们的创造力与好胜心。匠师营的布告栏前,每日都围满了人。
“听说了吗?西营的王麻子,改良了水力钻床的钻头,让钻孔的效率提升了一成,殿下当场就赏了他一百两黄金和两个东瀛婢女!”
“那算什么!南营那个新来的小子,才十七岁,竟然想出了用焦炭预热铁矿石的法子,大大缩短了冶炼时间,殿下直接破格提拔他当了炼铁所的副所长!”
在金钱与地位的刺激下,工匠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他们不分昼夜,自发地研究图纸,改良工艺。一个个在“原版”图纸上被视为瓶颈的难题,竟在群策群力之下,被用各种“奇思妙想”迅速攻克。
整个藏龙谷,都沉浸在一种技术大爆炸式的狂热氛围之中。
然而,在这看似顺利的进展之下,也并非没有波折。
一日,在试制第一批枪管时,负责冶炼的老师傅李三,拿着一根刚刚成型的枪管,找到了朱棣。
“殿下,”李三的脸上满是困惑与忧虑,“按照图纸上这种新的合金配方,炼出的钢材,的确成本大降,也易于锻造。可……可末将总觉得不对劲。”
“有何不对?”朱棣正在审阅一份物资清单,头也不抬地问道。
“这钢……太‘脆’了。”李三斟酌着词句,“不是说它不坚硬,而是……韧性不足。末将担心,若是连续射击,枪管高温之下,这等钢材,恐怕……恐怕会承受不住。”
朱棣闻言,放下了手中的笔,目光如电,射向李三。
“你的意思是,这份图纸,有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