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应天府的朝堂之上,朱雄英正为他的军工大计与群臣角力之时,千里之外的东瀛,另一场更为直接、也更为血腥的“新政”,已在燕王朱棣的铁腕之下,轰然展开。
博多之战与平野歼敌的辉煌胜利,如同两柄烧红的烙铁,将“燕”字的威名深深地烙印在了北九州的土地上。残存的大友氏、少贰氏等旧势力,或逃亡山林,或献城投降,整个筑前、丰后两国,已尽数落入燕军之手。
然而,朱棣深知,军事上的胜利只是暂时的。要想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真正站稳脚跟,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业,他必须牢牢掌握两样东西——钱与粮。
他的目光,越过了眼前的沃野,投向了更西边的石见国。那里,有一座沉睡的山脉,山中蕴藏着足以让任何君王为之疯狂的财富——石见银山。
这座在后世被誉为“世界银都”的巨大银矿,此刻还只是被当地的山民零星开采,其真正的价值,尚未被世人所知。但在朱雄英提供给他的那份绝密《万国图志》中,对这座银矿的储量与战略意义,有着浓墨重彩的标注。
“此山,必须在本王手中。”朱棣在东瀛总督府的军事会议上,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语气不容置疑。
“殿下,”心腹大将张玉皱眉道,“石见国乃大内氏的地盘,此人虽未加入讨明联军,但实力不容小觑。我军刚刚经历大战,兵力分散于各地维稳,若再起战端,恐……”
“本王说,此山必须在本王手中。”朱棣打断了他,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光,“但本王没说,要用大军去攻打。”
他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姚广孝。
“先生,该是你我唱一出好戏的时候了。”
三日后,一支由三百名燕军精锐组成的“勘探队”,以“为大都护寻找可用之铁矿、铜矿”为名,进入了石见国的群山之中。领队的,是朱棣的义子,以悍勇和残忍着称的丘福。
与此同时,一则“流言”开始在石见国的各大城镇中悄然流传。流言称,盘踞在银山附近的一支名为“山名家”的小豪族,乃是北元奸细的后裔,他们一直与大陆的蒙古残余势力暗通款曲,石见银山所产出的白银,大部分都被他们秘密输送给了北元,用以购买军械,意图颠覆东瀛。
这则流言编得有鼻子有眼,甚至还有“人证”——几个自称曾为山名家运送过白银的“苦力”。
起初,石见国的守护大名大内义弘对此嗤之以鼻。但很快,丘福的“勘探队”就“偶然”在山名家领地的一处山洞中,发现了一批打着蒙古标记的箭矢和几张残破的羊皮地图。
人证物证俱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