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朱棣在东瀛的寒夜中重定心神,应天府的皇城,正沐浴在胜利的辉煌与喜悦之中。
神机营北伐大捷、台湾归附、海外诸藩初见成效……一连串的好消息,让大明朝的声威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奉天殿的大朝会上,气氛热烈,群臣激昂,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一股“天朝上国”的自豪。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看着阶下济济的人才,听着耳边山呼海啸般的颂圣之声,这位铁血帝王的心情,也是前所未有的舒畅。他对身侧的皇太孙朱雄英投去满是赞许的目光。这一切的开端,都源于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
朝会以对北伐有功将士的封赏拉开序幕。金银、绸缎、爵位,如流水般赏赐下去,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就在这声望达到顶峰的时刻,朱雄英迈步出列,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皇太孙,从不无的放矢。他每一次在朝堂上的发言,都意味着一场变革的开始。
“启禀皇爷爷,”朱雄英的声音清朗而沉稳,响彻整个殿宇,“北伐大捷,台湾归心,固然可喜可贺。然,孙儿在复盘战事、规划军需之时,却发现我大明军备之中,存在着三大痼疾,若不革除,恐成未来肘腋之患。”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陡然一变。武将们面露不解,文官们则竖起了耳朵。
朱元璋微微颔首:“讲。”
“其一,曰**‘标准不一’**。”朱雄英朗声道,“我朝卫所遍布天下,军械多由各地自行打造。以火铳为例,从铳管口径、枪身长度,到机括构造,各地皆有不同。如此一来,弹药无法通用,零件无法互换。战场之上,一旦军械受损,便只能沦为废铁。一支军队,竟有数十种‘口径’,此乃军备之大忌!”
“其二,曰**‘生产分散’**。”他继续说道,“各地兵仗局,规模小,工匠少,技艺参差不齐。所造军械,质量难以保证。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吏与军中将领相互勾结,偷工减料,中饱私囊,以劣质兵器充数,视我大明将士性命如草芥!此风不除,国法何在?”
“其三,曰**‘研用脱节’**。”朱雄英的目光扫过工部与兵部的官员,“格物司虽已研制出新式火炮、火铳,但从图纸到量产,再到装备全军,耗时日久,阻碍重重。研发归研发,生产归生产,使用归使用,三者互不统属,致使我军最先进之技术,无法在第一时间转化为最强大的战力!”
三大弊病,被朱雄英剖析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在场的大臣,尤其是兵部、工部的官员,无不额头冒汗,心头震动。这些问题,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却从未有人敢如此系统性、如此尖锐地摆在台面上。
“为革此三弊,强我大明军备,为未来经略四海打下万世不拔之基石。孙儿斗胆,草拟一份**《军备整饬与武库革新法案》**,请皇爷爷与诸位大人御览!”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疏,由内侍呈上御案。
朱元璋展开奏疏,一目十行地看下去,原本舒展的眉头,渐渐凝重,眼中精光闪烁。
朱雄英则继续阐述他的宏伟蓝图。
“此法案之核心,亦有三点,正对三大弊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