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内地书院不同,这里没有之乎者也的吟哦,取而代?????是琅琅的读书声、算盘的清脆声和工具的敲击声。
书院的第一批学子成分极为特殊。一半是随军而来的将门子弟和福建移民的孩童,另一半,则是来自新港社、麻豆社等十数个归附部落的土着少年。
塔沃克,新港社长老的次子,便是其中一员。他皮肤黝黑,眼神像孤狼一样警惕而桀骜。被父亲强令送来时,他身上还带着惯用的短矛,认为这不过是汉人另一种形式的囚笼。
开学第一课,并非四书五经,而是“识数”。
一位从户部调来的老先生,在黑漆木板上用白粉写下“一、二、三……”等数字,又教他们何为加减。汉民的孩子大多有些基础,学得很快。塔沃克和同伴们却满脸茫然,在他们看来,羊就是一群,鱼就是一堆,何须算得如此清楚?
老先生也不着恼,他拿出两堆石子,一堆五颗,一堆七颗,问塔沃克:“你的部落,用五张鹿皮,换了我们七袋盐,是谁占了便宜?”
塔沃克想了半天,也说不清楚。
先生又问:“若用算术,一张鹿皮价值几何,一袋盐价值几何,一目了然。学会了它,在互市中便无人能欺你。你,想学吗?”
塔沃克沉默了。他想起了过去和红毛夷交易时,族人总是被对方用一些看不懂的符号和复杂的计算弄得头昏脑胀,最后只能吃亏。他第一次觉得,这些弯弯曲曲的符号,或许比他腰间的短矛更有力量。
第二课,是“辨器”。
工部的匠师将一把钢刀和一把石刀并排放在桌上,让学子们轮流劈砍一根硬木。汉民子弟挥舞钢刀,轻松地在木头上留下深深的刻痕。轮到塔沃克,他拿起熟悉的石刀,用尽全力,却只砍下些许木屑。
强烈的对比,让他涨红了脸。
匠师缓缓道:“刀,利可伐木,钝则伤己。知识,便如这口钢刀。你们的传统值得尊重,但更锋利的工具,能让你们的族人生活得更好。我们来此,不是要夺走你们的石刀,而是想教你们如何打造自己的钢刀。”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塔沃克心中混沌的迷雾。
最让他震撼的,是“农耕”课。朱雄英带来的农技官,带领他们来到书院的学田。那里种着从江南运来的优良稻种,稻穗沉甸甸的,比他们部落种的旱稻要饱满数倍。农技官向他们展示如何使用曲辕犁,如何开掘水渠,如何辨别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