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龙天策翻看各地捷报,感慨万千之时,一名亲兵快步走进观海亭,手里捧着一封加急的信函,信封上印着“柳州府印”四个字。
“殿下,柳州李永大人的急报!”
“李永?” 龙天策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连忙接过信函。
李永是他最看重的弟子之一,当年主动请缨前往柳州,立志改变当地百姓靠捕蛇为生的局面,距今已有十年。这十年里,李永的书信从未间断,从最初的“初到柳州,百废待兴”,到后来的“梯田初成,粮产渐增”,再到“工坊林立,百姓渐富”,龙天策看着他一步步将那个“蛇患与贫困并存”的柳州,慢慢带出泥潭。
但他知道,李永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柳州多山多水,蛇患是天然难题,而改变百姓“靠山吃山”的旧习,更是难上加难。这封“加急”的信函,会带来什么消息?
龙天策拆开信封,抽出信纸,上面是李永熟悉的笔迹,遒劲有力,透着一股昂扬的朝气。
“恩师膝下敬禀:
长宁十五年春,柳州诸事皆顺。现将近年成效,禀于恩师:
其一,农桑。十年间,弟子率百姓开垦梯田三万亩,推广恩师所赠高产稻种与岭南杂粮,亩产较往昔翻倍,粮仓充盈,百姓已无饥馑之忧。
其二,工坊。依托柳州竹木资源,开办竹编、藤艺、造纸工坊共二十七处,吸纳百姓两千余人,其中半数为昔日捕蛇猎户。工坊盈利,除纳税外,多用于修缮水利、兴办学校,如今柳州孩童,入学率已达七成。
其三,蛇患。弟子未禁捕蛇,却引导之。开办‘蛇类养殖坊’,教百姓人工养蛇,取蛇肉、蛇胆、蛇皮,由官府统一收购,价格较野捕高三成,风险却低十成。昔日‘捕蛇人’,多转为‘养蛇户’,虽仍与蛇打交道,却再无性命之忧。
其四,民生。去年柳州赋税,较十年前增五成(非横征,乃产业兴旺所致),而百姓存粮,平均每户较十年前多五石。街头乞儿绝迹,市集昼夜不息,百姓言‘此生未见柳州如此繁华’。
……弟子不才,十年经营,终不负恩师所托。如今柳州,虽不敢言‘路不拾遗’,却已是‘夜有歌声,昼有笑语’。昔日靠蛇续命之地,如今靠勤致富,此皆恩师教诲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