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辽东的冰雪,在初春的暖阳下渐渐消融,露出了黝黑肥沃的土地。平襄城的街道上,已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只是行人的衣着中,多了些唐军的制式服饰;市集上叫卖的货物里,既有高句丽的土特产,也有大唐的丝绸与瓷器。自龙天策下令“安抚百姓,轻徭薄赋”以来,短短数月,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已悄然焕发出新的生机。
镇守辽东:朱宝山临危受命
这日,平襄城主府的议事厅里,气氛肃穆。
龙天策端坐主位,看着下方肃立的将领们,缓缓开口:“辽东已定,高句丽故地亦纳入我大唐版图。此地乃边陲要地,连接中原与海东,战略位置至关重要,需得有一员得力干将镇守。”
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员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领身上——正是跟随他南征北战多年的大将,朱宝山。
朱宝山今年四十余岁,出身行伍,从普通士兵一路凭借战功升至裨将,为人沉稳持重,勇猛有余,更难得的是心思缜密,极善治理地方。在平定高句丽的战役中,他负责后勤补给,从未出过差错,深得龙天策信任。
“朱宝山,” 龙天策语气郑重,“本帅决定,由你担任辽东都护府大都护,总领辽东军政要务,节制高句丽故地所有州县。给你三万精兵,务必守住这片土地,安抚好百姓,推广我大唐法度,让这里的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朱宝山闻言,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末将朱宝山,谢殿下信任!末将定当竭尽所能,镇守辽东,不负殿下所托,不负大唐江山!”
“起来吧。” 龙天策示意他起身,“本帅知道,这副担子不轻。高句丽故地民心未稳,百济残余势力仍在蠢蠢欲动,北面的靺鞨各部也需安抚。你既要治军,也要治民,当恩威并施,刚柔相济。”
他从案上拿起一份文书,递给朱宝山:“这是本帅拟定的《辽东治理十策》,涉及农桑、赋税、教育、军备等,你可参考施行。遇事多与地方官商议,重大决策,可直接上奏长安,不必事事请示于我。”
“末将领命!” 朱宝山双手接过文书,如获至宝。
龙天策又叮嘱道:“尤其要注意,不可歧视高句丽百姓。他们如今已是大唐子民,当一视同仁。对于那些真心归顺、有才德的高句丽旧吏,可量才录用,让他们参与治理,以安民心。”
“末将谨记殿下教诲!”
交代完镇守事宜,龙天策又召集了辽东的地方官,勉励他们恪尽职守,造福一方。看着朱宝山等人有条不紊地开始布置各项工作,他知道,辽东的“新篇章”,已在这些人的手中缓缓展开。
轻装简从:归途漫漫忆峥嵘
诸事安排妥当,龙天策终于卸下了肩上的重担。他拒绝了朱宝山“率大军护送”的提议,只带了长孙龙问天和十余名亲兵,轻装简从,踏上了返回渤海的归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