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76岁的费太后(大行皇帝生母),被尊
为太皇太后”,与新君生母安澜皇后(尊为“皇太后”)共同居住在长乐宫。
按照祖制,新君年幼,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辅佐处理国事。
垂帘听政的第一场朝会,便充满了凝重。安澜太后坐在东侧的帘后,一身素服,妆容淡雅,却眼神锐利;费太皇太后坐在西侧,虽面带哀戚,却也透着主母的威严。十二岁的秦武,坐在中间的御座上,认真听着大臣们奏事,偶尔会低声询问两位太后的意见。
“户部奏请,为大行皇帝修建皇陵,需征调民夫三万,耗银五百万两。”
“不可。” 安澜太后的声音,透过帘子传来,清晰而坚定,“大行皇帝生前最体恤百姓,若知因修陵而劳民伤财,定不心安。皇陵从简,民夫减半,银两压缩至三百万两,优先用内库而非国库。”
“兵部奏请,加强北方边防,以防突厥趁国丧之际南下。”
费太皇太后缓缓开口:“准。让幽州节度使加派巡逻,再传旨给渤海秦王,令其调一支水师,从海路策应,确保万无一失。” 她虽久居后宫,却也深知龙天策的军事才能,关键时刻,还是信得过这位老臣。
秦武在御座上,默默记下两位太后的决断,心中暗道:原来母后与皇祖母,不仅会后宫的琴棋书画,更懂朝堂的权衡利弊。
两宫太后的垂帘听政,并非专权,而是在为年幼的新君“扶上马,送一程”。她们会让秦武先发表意见,再加以引导;会将奏折先让秦武批阅,再逐字逐句讲解;会在退朝后,带着秦武去御书房,讲解太宗皇帝的《贞观政要》,告诉他“做皇帝,最重要的不是权力,是责任”。
朝堂在两宫太后的稳定下,渐渐从国丧的哀恸中走出来,各项政务步入正轨。百姓们私下议论:“新君虽小,但有两位太后辅佐,还有秦王在外镇守,长宁年间,定会安宁。”
追封明宗:孝文谥号寄哀思
神凰二十七年腊月,礼部呈上了为大行皇帝拟定的庙号与谥号——庙号“明宗”,谥号“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