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说话,语调平缓,却自带威仪,尤其是在朝堂上,尾音会微微上扬,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你这声音,尖细怯懦,像个太监!” 魏明将一卷秦珪往日的训话录(由专人记录整理)摔在替身面前,“每日听百遍,直到你能模仿得分毫不差!”
替身便整日抱着那卷训话录,从早到晚地诵读,嗓子喊哑了,就用蜂蜜润喉,直到他的声音里,真的带上了几分秦珪特有的沉稳与威严。
更难的是细节。魏明通过费无极安插在秦珪身边的眼线,搜集了无数秦珪的生活习惯:他思考时,会不自觉地用食指轻敲案几;他喝茶时,喜欢先闻一下茶香,再浅啜一口;他看到奏折上的错字,会微微皱眉,嘴角向下撇动……
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个不经意的表情,魏明都要求替身反复练习,直到融入骨血,成为本能。有一次,替身忘了秦珪“喝茶先闻香”的习惯,直接端起茶杯饮下,被魏明用戒尺狠狠抽了手背,怒斥:“这点小事都记不住!想掉脑袋吗?” 鲜血顺着替身的手指滴落,他却不敢哭出声,只能含泪重新练习。
费无极偶尔会来督查,看着替身从最初的笨拙可笑,到后来的举手投足都带着秦珪的影子,眼中的满意之色越来越浓。他甚至让真秦珪(被秘密关押在别院地下室)隔着屏风,听替身模仿他的声音,逼问他更多生活细节,确保替身的“知识库”万无一失。
三个月后,当替身再次出现在魏明面前时,连魏明都恍惚了——眼前的人,穿着龙袍,坐在那里,喝茶、翻书、沉思,一举一动,竟与他记忆中的秦珪,重合在了一起。
以假乱真:朝堂之上的试探
“秦珪”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整个长安都感受到了他的“变化”。
他不再像刚归来时那般呆滞疏离,朝会之上,他能清晰地记得每位大臣的名字和分管事务,对奏折的批复,虽不算惊艳,却也中规中矩,符合秦珪一贯的仁厚风格。
当有大臣提及春耕事宜时,他会微微点头,说:“去年渤海的新粮种不错,可再试种一年,若真能增产,便在关中推广。” 这话,与真秦珪失踪前的想法不谋而合,显然是魏明从龙天策的奏折或秦珪的日常言谈中捕捉到的信息。
与圣母皇太后杨氏的会面,也变得自然了许多。
“母后近日身子可好?” “秦珪”坐在杨氏对面,亲手为她斟上一杯热茶,动作轻柔,眼神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前几日看您气色不佳,儿臣已让人从江南寻了些上好的滋补品,送来了长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