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开武三十年的暮春,河东大地草长莺飞,汾河两岸的桃花开得如火如荼。经过龙天策两年的治理,河东早已褪去了蝗灾的阴霾,吏治清明,民生安定,文风也随之兴盛起来。这日,由河东学子自发组织的诗会,在黄河岸边的鹳雀楼举行,一时间,八方才俊云集,共赴这场文坛盛事。
鹳雀楼自古便是河东胜景,楼高九层,登临其上,可俯瞰黄河奔腾东去,远眺中条山层峦叠嶂,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无数诗篇。此次诗会,不仅有河东本地的学子,还有不少从关中、河洛赶来的文人,连并州都督龙岩,也带着幕僚前来助兴,而龙天策与玉倾城,亦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
楼头聚才俊,笔墨待风流
诗会当日,鹳雀楼被装点得雅致非凡。九层的楼阁上,临窗摆着案几,铺着上好的宣纸,砚台里磨好了徽墨,笔架上挂着各式湖笔。学子们三三两两,或凭栏远眺,构思诗句;或围坐畅谈,交流学问;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淡淡的茶香,一派文质彬彬的景象。
龙天策与玉倾城并肩站在顶层露台,看着楼下来往的学子,笑道:“河东文风,总算复苏了。”
玉倾城望着滔滔黄河,眼中闪过一丝感慨:“国泰则文兴,百姓安居,学子们才能安心做学问。这都是你的功劳。”
“是大家共同的功劳。” 龙天策握住她的手,“不过今日,主角是他们,也是你。我听说,不少学子都想见识一下,能让宋玉先生赞不绝口的才女,究竟有何风采。”
玉倾城莞尔一笑:“他们是想考较我这个‘太守夫人’吧。”
正说着,主持诗会的河东大儒郑玄,走上露台,对着众人拱手道:“诸位贤才,今日齐聚鹳雀楼,共赏黄河胜景,同赋千古文章,实乃河东文坛之幸!老夫提议,以‘鹳雀楼怀古’为题,或诗或文,不拘格律,佳作将刻于楼壁,流芳后世!”
众人轰然应和,纷纷回到案前,凝神构思。一时间,楼内只闻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几声低低的议论。
不多时,已有学子完成作品,交由郑玄品评。
一个身着青衫的年轻学子,率先呈上一首七律:“鹳雀楼头望大河,浪花淘尽旧英雄。千秋霸业随风逝,唯有青山伴日红。”
诗句雄浑,颇有气势,赢得不少赞叹。郑玄点头道:“意境尚可,只是稍显直白。”
接着,又有学子献上一首五古,笔触细腻,描绘了鹳雀楼的四季景色,却少了几分怀古的厚重。
随后,接连有作品呈上,或婉约,或豪放,或咏景,或抒情,虽各有千秋,却始终缺少一篇能让人眼前一亮、足以压服众家的佳作。郑玄眉头微蹙,他深知此次诗会的意义——不仅是文人雅集,更是向外界展示河东文风复兴的窗口,若没有一篇扛鼎之作,未免遗憾。
倾城提笔,四六骈文惊四座
就在众人略显沉寂之际,玉倾城走到一张空置的案前,素手拿起一支狼毫,对郑玄轻声道:“郑老先生,民女不才,也想献丑一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